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22)
时间:2019-02-28 02: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2016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8%,比上年大幅 提高11.8个百分点。受年初股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全年市场利率较为低迷的影响,人身险业投资收入较上年明显下降,全年实现投资收益5 137亿元,同比减少8.1%。由于负债成本调整明显滞后于投资回报率下行,部分人身险公 司投资收益与产品结算利率倒挂,存在一定利差损问题。同时,无风险利率的 下行加大人身险公司准备金提取压力,行业盈利能力减弱,全年人身险公司税前利润1 104亿元,同比下降36.5%(见图5-5)。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图5-5 近年来人身险公司税前利润及保费增速情况 (四)少数人身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收入快速下滑,流动性风险值得 关注 2016年,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是中短存续期产品收入) 达到1.2万亿元,占规模保费a的34.2%。其中,近85%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集中于15家公司,个别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占规模保费收入的90%以上。3月 以来,监管部门连续发布多项规定,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发展,控制销售规 模,少数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过度依赖的公司收入快速下滑。此外,人身险公司满期给付与退保压力仍然存在,全年满期给付支付增长超过30%,退保率 5.61%,虽较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5%的监管标准。上述因素叠 加,导致少数人身险公司流动性风险明显上升。 (五)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持续升温,市场退出机制建设需加强 近年来,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2016年共有20家公司 (包括2家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筹建,数量创近年来新高,2017年1月又有5家 公司获批。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有利于增强保险业实力,促进保险业发展,完 善市场体系建设。但少数社会资本在投资保险业后,激进发展,盲目扩张,忽视行业发展规律,热衷于通过压价竞争快速扩大资产规模,利用保险资金开展资本运作,不但自身出现了保费充足性差、投资风险高、资本金消耗快、偿付 能力不足的情况,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行业风险。2016年,保险监管部 门否决了7家申请,推动设立保险并购基金,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相关规定散见于多项法律法规之中,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六)财产险市场结构保持稳定,人身险市场竞争程度上升 2016年,前5大财产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和财产险赫芬达尔指数b分别为 73.7%和0.170,较上年微降1个百分点和0.001,且5家公司名单及排名没有变 化。在人身险市场,按保费计算,前5大人身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和人身险赫 芬达尔指数分别为49.3%和0.079,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和0.015;按规模保 费计算,前5大公司规模保费市场份额为47.8%,比上年提升0.06个百分点; 赫芬达尔指数为0.067,与上年持平。无论按保费还是规模保费计算,前5大公司名单和排名都出现了变化,各有一家新公司进入名单,3家公司排名发生变动。 (七)保险投诉量增速放缓,消费者保护需继续加强 2016年,保险监管部门接到有效投诉3.2万件,同比增长5.4%,比上年下 降2.9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平均每亿元保费和万张保单投诉量分别为1.08件和 0.01件,比上年下降0.67件和0.03件。人身险公司平均每亿元保费和万张保单 投诉量分别为0.43件和0.12件,比上年下降0.54件和0.09件。财产险投诉中,理 赔/给付纠纷占总投诉量的3/4,其中车险理赔纠纷占比最高。人身险投诉中, 承保纠纷、理赔/给付纠纷列前两位。 三、展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之年,保险业要始终坚持“保险姓保、监管姓监”,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保险 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一)坚持“保险姓保”,优化保险供给结构和质量 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环境,强化以风险保障为核心的市场定位, 加大保障类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保险供给结构,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大病保险规范稳健运行,提升其承办质量和统筹层次。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产品,提高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服务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与保险结合创新试点,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提供风险保障。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加大对 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出口支持力度。推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 医疗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责任险发展。全面落实地震巨灾保险方案,推动地 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管理办法出台,将巨灾保险纳入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巨灾保险覆盖面。 (二)加快经营模式转变,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