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政府(34)
时间:2019-04-16 0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陈文珍(1907~1932) 号芝轩,临江镇武塘田垄里陈村人,任清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文珍出身农家,童年失去双亲。15岁到萍乡上栗镇同丰仁药店当学徒。民国15年(1926)9月北伐军攻克上栗镇,建立总工会,文珍参加工会的组建工作,选为基层工会主席。民国16年(1927)4月,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萍乡发生“六·五”反革命事件,上栗镇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同村人陈美和掩护文珍潜回临江老家。民国18年(1929)5月后,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及边境苏区不断派干部来清江开辟工作,文珍与组织取得联系,是年8月,正式参加革命。民国19年(1930)9月,红一方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率部进驻临江,并接见文珍。10月上旬,县苏维埃政府在临江城宣告成立,文珍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与彭德怀等红军首长合影留念。在仅两个月的时间里,文珍到光华山、东岳庙、刘公庙、洲上等地发动革命,四十处相继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11月,红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派向全县苏区进行“清剿”,苏区遭到巨大损失。革命失败后,文珍告别妻儿,带领数十名赤卫队员转移到新淦哲山、新喻、峡江边境的百丈峰一带坚持斗争 ,队伍发展到二百余人。民国20年(1931)8月,文珍率部攻打三湖失利,转移到峡江仁和,与峡江北部区苏维埃副主席邓茂昌,建立清峡前方办事处,合作四个多月。是年冬,文珍部在水东杨柳村被围。突围后,因给养困难,告别茂昌,返清江黄土岗、太平等地,再图事业,不幸途经新喻东部地区遭到伏击,英勇牺牲。 黄 达(1908~1978.6.20) 原名谢今古,张家山街道中坊村人,辽宁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幼年随父去湖南省茶陵县当药业学徒。不久,父亲去世,只身飘零。民国16年(1927)“马日事变”,黄达不堪老板的虐待,潜离湖南至武汉。是年5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昌警卫团,9月参加秋收起义,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任警卫,坚持井冈山斗争。民国18年(1929)在长沙、吉安战斗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晋升为排长、毛泽东警卫连连长、师卫生部政委。长征期间任一军团政治部科员、科长。民国25年(1936)上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前总供给部处长、晋冀鲁豫边区粮食局副局长、贸易局副局长、南下支队供给部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大连同利公司经理、关东公署商业厅长。因工作关系,取母姓父字,改名黄达。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贸易部副部长、商业管理局局长,辽宁省副省长,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