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樟树市人民政府(14)

衣裤  20世纪80年代初,男女兴穿草绿色军装,衣着较单调。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服装式样大增,有中山装、直筒裤、大小喇叭裤、牛仔裤、青年装、拉链衫、连衣裙、百褶裙、踏脚裤、旗袍裙、西装等。20世纪90年代流行西装、夹克装、猎装、春秋装。冬天加滑雪衫、风雪衫。中年以上的男子多穿用呢子、毛料制成的大衣、中山装。极少数高龄的老人仍穿折腰裤。21世纪以后,中山装渐少见,由休闲装取代,西装、牛仔衣裤、T恤衫受喜爱,且款式多样。由于外地大量成品服装打进樟树,品种多、式样新,价格实惠,绝大多数市民买衣穿,较富裕的市民讲究衣着,喜欢购买名牌成衣产品,以前那种“量体裁衣”的习惯少见,城内的布店也因此纷纷倒闭、改行。

鞋帽  20世纪80年代后,皮鞋渐渐流行。初多以猪皮为主、伴有人革制作的仿真皮鞋,后牛皮制作的逐渐成主流。鞋类品种、式样大增,有各式皮鞋、皮凉鞋、皮棉鞋、布鞋、拖鞋、运动鞋、休闲鞋等;女的兴穿各式坡跟、高跟鞋,雨天穿各式胶鞋。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欢选购名牌皮鞋、运动鞋,女子喜穿各式长靴。雨天,除小孩、中老年人和在野外工作的人穿胶鞋外,年青人出行也不喜穿胶鞋,尤其是长(半)筒胶鞋。20世纪80年代,男子仍多戴军帽、干部帽,女的多戴纱巾、绒头巾、围巾、绒羊毛巾等。20世纪90年代后,有太阳帽、大沿白布帽、瓜蒂帽、皮帽、手工钩织线帽、连衣帽等。21世纪后,帽子的品种略有增加、式样及材质变化较大,但平常戴帽的人不多。天冷戴帽多为鸭舌帽、长沿帽、休闲帽,也有皮帽和礼帽,戴军帽的市民已少见。

容饰  20世纪80年代,市民兴戴手表,女子还兴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青年女子的发式常见披肩、马尾或左右留辫,中年妇女多短发或扎辫,老年妇女仍脑后挽髻。蓄长发、留胡子的男青年也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男女发型更多,女子及少数男青年喜烫发、染发。佩饰也更丰富,如钻戒、翡翠饰件等,成为时兴之物。年轻人在腰间加佩PP机,少数人用“大哥大”,几年后为手机替代。21世纪后,烫发、染发较普遍,染发颜色也增多。除传统首饰外,不少年青人、小孩戴翡翠观音、佛像,有“男戴观音(官印),女戴佛(福)”之说。少数青年男子也烫发、染发,佩戴金项链、单耳环。使用手机人数逐渐增多,戴手表的人不多,但较以前名贵。时髦女子喜美容、美肤、美甲,如纹眉、漂唇、做面膜、隆胸,少数人通过手术整容,如垫鼻梁、割单眼皮、切削颌骨、颧骨、纹身等。

住行

居住  樟树传统住房一般为榫卯木结构,有的两侧砌有风火墙。城镇房屋依街两旁而建,左右相邻。乡村人多按传承姓氏聚居,房屋坐北朝南,富人的房屋分榫卯木结构和砖木结构,设有天井、院落,分几进;穷人住草房、土砖屋。乡村人喜在房前屋后栽柚、枣、柿、桃、李等树,不愿栽樟树,有“栽树莫栽樟,栽樟发它方”之说。20世纪80年代,兴砖混结构房屋。城区多钢混结构,层数增多,房间面积增大,但乡村建房缺少整体规划,建房坐落无序。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区时兴建单元式楼房,临街房屋均四层以上,兴中西结合式,以琉璃瓦盖檐,外墙用小瓷砖装饰。取消住房分配后,城镇居民自购商品房者居多,开始注重室内装修及厨卫设置。在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则纷纷自建房屋,有的村庄出现统一规划、集体建房的景象。居民建房,仍有开工前做“开工酒”,完工后做“圆工酒”的习俗,因建房不需上梁,故不再做“上梁酒”。迁新居,要放鞭炮、贴对联,有的还兴择日。21世纪后,大多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的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不少人追求住房宽敞,装修豪华,有的还购置别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