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政府(10)
时间:2019-04-16 0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营造 旧时建房礼俗较多。首先是请地仙看地,定朝向,然后择吉日动工。最讲究最隆重的是上梁。上梁前先“逐煞”(驱逐邪妖),然后木工师傅在房梁上画“大吉图”,贴“吉星高照”横幅。梁上还要披红、插花、点雄鸡血。两边扛梁的栋柱上贴对联。上梁时工匠边上边喝彩,还一边抛洒糖果点心。晚上吃上梁酒。新屋的一角是对着巷的,则在这个墙角上砌一块石头,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意在压邪。如房子前是开阔场地或田野,一般都在门前砌一门墙,或在门上挂面镜子,以挡邪气。随着建房结构的变化,这些礼俗现很少见。 安席 主人安排酒宴席位,八仙桌对门为上席,上席右座为上位,上席对面为对席,左面为东席,右面为西席,上席席位最为尊贵,其次对席、东席,西席位次最低。尊者、长着为上,其他宾客按身份、辈次对席入座。酌酒先酌上席,敬酒先敬来宾、先敬长辈。婚宴则更讲究,外甥结婚必请母舅赴宴,且一定要坐上席上位,媒人坐上席下位。母舅未到,该席位空着,别人不准入坐;酒毕,母舅起桌,表明酒宴结束,其他人方可起桌散席。寿庆酒宴则女婿坐上席上位。民间工匠师徒在雇主家用餐时,则同席同膳,徒弟为师傅盛好酒饭,师傅先动筷,徒弟吃完不能先放碗,待师傅吃完一同放筷下桌。 送节 从订婚开始,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男方要给女方送节,结婚后,改叫女送娘节。一般是鸡(鹅)、肉、鱼、酒、烟等礼物,且礼物要成双,中秋加送月饼,娘家要回礼,多回鸡蛋,又叫回篮。现今礼品样式多样,也有直接送红包的。 送礼 逢亲朋好友红白喜事,都要送份礼物。过去多送实物,现今多送礼金。红喜事礼金数要成双,用红纸包;白喜事礼金数要成单,用白纸包。事毕,主人要回送亲友一份礼,叫“回礼”。
二、节令习俗
传统节日 春节 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开大门(俗称开财门),放爆竹,早上吃完“财面”去拜年,先给本家长辈拜年,再到左邻右舍互相拜年,握手作揖,恭喜问好,都说“新年好”、“恭喜发财”、“添福添寿”、“事事如意”等一类吉祥话,并以烟、茶、果品、糕点相待。现多数人用手机发短信或网上发帖给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初二外甥到外婆母舅家拜年,新姑丈(俗称生姑丈)到丈人家拜年,丈人家一定要让女婿喝醉才算尽礼,丈人本家也轮流请新姑丈喝酒。初三后,亲友互相拜年、请酒,初八晚上打爆竹、吃汤圆,拜年、吃请基本结束。春节期间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有舞狮子、耍龙灯、打拳、唱戏等,但现很少见,取而代之的多是政府组织的文体活动如送戏、送电影下乡、体育比赛、全民健身运动等,深受欢迎,但赌博之风也有存在。 元宵节 又称灯节,农历1月15日,各家早上放爆竹送玉帝上天、迎灶神下界。是日,农家都吃米饼、面条,城镇多吃“元宵丸”取“合家团圆”之意,入夜放鞭炮、焰火,城镇挂花灯、猜灯谜,元宵过后,春节结束。 端午节 农历5月初5,各家门前插菖蒲、艾叶驱邪,墙根、房角、厨下、缸脚等处洒雄黄酒避虫蛇。早餐丰盛,有粽子、包子、熟大蒜头、油饺子、红蛋、盐蛋“开聋”等,俗有“早节晚中秋”之说。小孩额头、鼻梁上点雄黄以防疖毒,胸前多挂熟鸡蛋,用红线编织的网袋装,俗称“蛋络仔”。姑娘和新媳妇自制香包系在腰间。靠近江河的村镇还会举行龙舟竞赛,俗称“划龙船”。当天农事暂停,有“牛歇谷雨马歇社,人歇端午不要话”之说。点雄黄、挂“蛋络仔”、系香包等今少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