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政府(25)
时间:2019-04-16 0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刘子壮(1609~1653) 字克猷,号稚川,张家山街道蛟湖村人,清顺治六年(1649)状元。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九岁丧母,随父到湖广就读,以湖北黄冈籍生员应试。清顺治六年(1649)参加殿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授国史馆修撰。顺治帝针对廷试对策八股套话滥行,明令该科不得用四六文俗套廷对。刘子壮直陈利弊、朴茂沉雄,文风深合旨意。殿试策对主张民族和睦,省刑薄赋,也深得顺治帝常识,遂大魁天下。顺治九年(1652)充会试同考官,试毕,告病还乡,不久即病故,享年四十四岁。子壮博综群籍,精制举文,雄厚排傲,淩铄一切,学有依据,为文融贯经史,尤长于论古,授翰林院修撰。与同榜一甲二名进士汉阳熊伯龙齐名,世称熊刘。诗古文亦以气胜,《清史稿》曰:“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初年湖广提学道蒋永修也说:“国初楚文大家,首推稚川刘太史”。著有《屺思堂集》八卷、《诗集》一卷。 杨锡绂(1701~1768)字方来,号兰畹,观上镇安定庙村人,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初任吏部考功司,即主事明习条理,后累官至刑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并巡抚湖南,所至皆有实政。乾隆二十年(1755)又署吏部尚书,出抚山东,兴水利、平边患,许禁陂塘改垦,政绩卓著。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漕运总督,在任十二年,兴利革弊,漕政肃清,漕运能达,政绩显著。锡绂任漕运总督,亲历漕运艰辛,深入漕运,编著《漕运则例纂》。锡绂逝世后,清廷令漕督黄登贤将全书用表呈上。道光二十四年(1844)继修,后又令载龄等编写,光绪二年(1876)修成。全书九十六卷,记清初以来漕运常制,咸丰、同治以后变通诸事亦均有辑入。共分漕粮额征、征收事例、白粮事例、通漕运艘、选补官丁、官丁禀粮、贴费杂款、计屯起运、漕运河道、随漕解款、京通粮储、截拨事例、奏销考成、挽运设防、通漕禁令、盘坝接运等二十三类。为清漕运史料。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于任,终年六十八岁,死后谥“勤悫”。著有《四书要义汇纂》、《四知堂文集》三十九卷等。
附:墨庄人物 刘氏墨庄位于樟树黄土岗镇荻斜,宋代时期人才辈出,有“进士之家”的美誉,成为樟树历史发展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墨庄开始祖为刘公逵,西晋末避难迁徙江南,至荻斜,赘于荻斜胡氏。娶夫人欧阳氏,生五子,刘式为第三子。刘式是南唐昇元二年建清江县(今樟树)后的第一位进士,辅政宋太祖十余年。刘式早逝,未留遗资,唯积书数千册。陈氏夫人诱子以方,导子以正,培养刘氏后代。北宋时期,刘氏墨庄已名冠天下,“五子登科”、“兄弟同榜双进士”一时成为佳话。刘式一脉六代,在270年中,其后裔有25人皆雍容及第,19人登进士,号称“进士之家”。清道光《清江县志》第九卷进士卷仅为18人,遗漏刘龟年,但刘龟年在清道光《清江县志》第十二卷人物卷中有其传记,实为19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