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政府(2)
时间:2019-04-16 0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2000年前后,我市经常出现连续几年的暖冬天气。特别是2007年,年平均气温达19.5℃,比常年偏高1.8℃,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其中6—8月,气温一直达38℃,最高40℃。我市年降水量平均1707毫米,主要集中在三至六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而该年度降水量仅985毫米,较常年偏少4.2成,汛期未出现过一场暴雨,降水之少为历史罕见。7—10月则出现了严重的伏旱加秋旱,不少水渠断流、池塘干枯、田地龟裂,农作物受灾面积33712.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1亿元。水灾也是影响我市的重要气象灾害,1994年汛期(4—6月)降水1018毫米,其中6月12日—17日就降水350毫米。洪水导致21个乡镇(街道)受淹,受灾面积27666公顷,损坏房屋2108间,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除洪水、干旱灾害外,我市冰雹、雷电、大风、冰冻等灾害性天气也频发,尤以2008年雨雪冰冻天气为甚。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雨雪冰冻天气,我市从1月13日开始普降冻雨,2月1日又遭受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灾害性天气。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维持了25天,其中日平均气温低于1℃为13天,连续日平均气温低于0℃为4天,25天最高气温都不超过5℃,灾害性天气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涉及农、林、水利、药材种植、交通、电力、通讯、路桥、广电设施、市政、房屋等方方面面直接经济损失7.3亿元。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
生长在江南小城的我们,对家乡的河流有太多的记忆。那时的我们,或是在小溪边嬉戏玩闹;或是在小河里游泳捉鱼;又或是勤劳的人们在河岸边洗洗刷刷。潺潺水声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广电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流经樟树的那些河流与湖泊。
(樟树水系图) 樟树的河流 樟树市境内河道属赣江水系。以赣江为主轴,西有袁河、蒙水、萧江、澧江;东有龙溪河、芗溪河、清丰河。总长263.65公里,水面78456亩。
赣江(清江),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纵贯全省。赣江经新干县下洲入境,过永泰镇、洲上乡、洋湖乡及樟树市西,东北折经张家山街道、大桥街道,于牛湾洲出丰城。境内长28.4公里,占主河长度的3.84%。赣江出峡江县境后,进入平原,水势漶漫 【huàn màn模糊不清的含义】 。古时在新干、清江两县境内,曾多次改道,为害至烈。宋嘉泰元年(1201)以前,赣江自新干三湖镇龙窝口至横滩洲一带,瓜蔓【wàn】水长,形成众多湖泊。加以袁河自三江口分流,东至龙富口会赣江,江面宽阔,水势更盛,且波流澄澈,得名“清江”。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夏,赣江暴涨,将永泰镇下五里至蛇溪冲决,遂成“铜锣江”(即赣江的铜江村至樟树蛇溪脑段),不在西折临江镇。赣江夺蛇溪之后,原联结赣江与袁河的两条故道,形成“夹流”,横亘两河之中,故名“横河”。樟树市河西有花滟洲【读作”yàn“,意思是水闪闪发光】,旧时有“花滟洲圆丞相出”之语。 袁河,上游称秀江,渝水,古称南水、牵水。源出萍乡市武功山主峰北麓,蜿蜒东流,自县境西南黄土岗镇垴上(清江垴)入境,沿县境南届(黄土岗镇、昌傅镇南届)曲折东流,至昌傅镇下余村时,绕成90度大弯,折北直插县境中部(临江镇、洲上乡),至张家山街道荷湖馆汇入赣江。宋嘉泰元年前,袁河过丁家渡后分流处留有地名曰“三江口”。县境袁河长57公里,流域面积172.6平方公里,是本县仅次于赣江的第二大河。 萧江,古名小阳水,今叫经楼河,源头众多,主源出自市境西主峰园岭寨下,山前乡西北的丘陵地区,至央田(香田)合为萧江。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即在萧江上游。东北过临江镇西,经楼镇、张家山街道,于经楼镇东北角的“剪刀口”与张家山街道下土湖村北之间会澧江,至丰城市泉港镇入赣江。境内全长55公里,流域面积387.6平方公里。上游今分别建有桐塘水库、亭子水库、吴城水库和庙前水库,是市内西境的主要灌溉水源。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