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人民政府(28)
时间:2019-04-16 0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刘靖之 字子和,刘立德元孙。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靖之举进士任吉州椽邰武尉,调赣州教授,改宣教郎。清乾隆《清江县志》记载:靖之在赣州更两公祠为庠,设潋溪之学,为出其书使读之而益,发明其旨,朝夕讲论不倦。于是学者始知所尚云。靖之自少即以经学文行而知名,为人廉静寡欲,居家孝发尤笃。遭继母丧以卒。 刘清之 字子澄,号静春,刘靖之弟,刘立德孙。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宋著名学者、方志家、画家。清之及第调袁州宜春县主薄,改建德县主薄,赋役平争讼息。调高安县丞,时水泛,清之徒步阡陌间,帅龚茂良赈荒,知宜黄。茂良入参知政事,与丞相周必大荐与孝宗。清之应召入对:首论民困、兵骄、大臣退托、小臣苟偷。又言用人四事:辨贤臣、正名实、使才能、听唤授。言皆切挚,改大常主薄,通刺鄂州。部使者以清之不能媚,诬以劳民用财,被罢归,筑槐阴精舍, 教授生徒。光宗即位,清之起袁州,疾作犹贻书执政论国事。清之举进士欲应博学宏词科,及见朱熹,尽取所习焚之,慨然志于义理之学。吕伯恭、张栻皆神交心契,李焘、汪应辰亦敬慕之。清之见宗族流寓者,皆迎养之。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通录》、《墨庄总录》、《祭仪》、《时令书》、《续说苑》、《文集》、《农书》。任职湖南期间“雅意教化,慨叹是邦图志之阙”,主持纂修《衢州图经》三卷。清之亦工书法、绘画,有人物画《耸寒图》流传于世。清之疾不废讲论语及天下,孜孜叹息若任,遂卒。 刘诚之 字子开,刘延年孙,刘立礼五世孙。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诚之少力学有大志,尝为吏部郎,后提举浙东常平除直秘阁、知平江府。平反冤狱,加直敷文阁知夔州,改湖南运判。历官州县卓有政绩。奉祠卒。 刘龟年 字且老,刘攽曾孙。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官峡州司户参军、改钱塘薄、迁道州军事判官守。他人言于后守曰:“判官贤不求人知恐君或失之也。”龟年改宣教郎知武陵。武陵县境田多荒,无耕者众。其健者与吏为一侵渔诉讼展转止。龟年为推穷本始必见端绪,而予夺之讼为少息。龟年通判沅州时,群僚大动,守俱。龟年摄州事按法立约,授边吏明谕威禁以无事镇之,蛮遂帖服,赐五品服。 刘孟容 字公度,刘龟年子。宋淳熙八年(1181)进士。孟容受业朱子之门,朱子称其谨潔自好学问有方,书问往复甚频。书云:“所论为学之意甚善,初蓋不能不以为疑,今得如此甚慰意也。”又云:“来书见志道之笃,所论主敬之说诚学者之切务然此,亦要得讲学穷理之功,见得道理历历分明。”方肯如此,蓋其造诣纯笃。孟容登进士授分宜县主簿。 黄石屏(1856~1917) 名灿,大桥街道程坊人。著名的金针医师,誉为“神针”。石屏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好武,随名师学艺。相传得圆觉长老、御医聂后生等传授黄帝内外经、少林内外功,武功和医术均获得较深造诣。及长,继先人余荫,任淮阴、富安知县、扬州盐使。石屏生性恬淡,厌于官场迎送。后弃官挂牌行医上海、扬州一带。口碑载道,曾以治愈慈禧太后的腰病和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的腿疾而声誉远播。袁世凯患偏头风多方治疗无效,民国2年(1913),由张謇引荐,石屏抵京,经审证,主穴太阳,配穴合谷,不日见愈。袁世凯深为赏识,酬银元二万,并题“一指回春”匾相赠。福州侯官谢叔元身患“未疾”五年,“全身牵掣,动转为难”,历经中外名医诊治,均不见效。后就诊于石屏,连针三次,背渐直、立渐稳、行渐易、坐卧渐安,几于健康。叔元谢酬金四万元,并撰《黄石屏先生医德序》广为印发。英人李那路下肢瘫痪、德人黛利丝、意人雷罗生赘疣、法人毗亚那石脚痿弊,屡经名医治疗,“患卒如故”。石屏切脉辩穴,均以“金针起故”,轰动西欧。石屏针法特点有三:其一,必须精少林拳术,内外气功。其二,纯用金针。其三,可针不可针,可灸不可灸,要反复审查。石屏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志在四方,不好逢迎权势。袁世凯称帝时,约为“御医”,南京督军齐燮元、上海督军卢永祥等拟聘为医官,均托辞未受。有一位德医博士登门求教,并许重金相酬,石屏当即谢绝说:“我之针法,虽非不传之秘,但决不为谋利而轻易传人。”当时,上海《申报》等报刊有关其医术医德,多有登载。石屏医疗态度严肃认真,运针时沉吟良久,立眉目,生杀气,将针慢慢以阴劲送入肌肉内,病者不觉痛苦,直达病所,而疾霍然。石屏久居扬州,传说颇多,民国6年(1917)卒于扬州。20世纪20年代,传奇小说家向恺然,将霍元甲、大刀王五、黄石屏等人的传奇人生以《近代侠义英雄传》连载于上海《红杂志》和《侦探世界》,并由世界书局结集出版。1986年,天山电影制片厂、香港电影制片公司以石屏为典型拍摄电影《魔针》。著有《针灸铨述》、《黄氏金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