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这篇万字长文,把写作文的诀窍和盘托出(7)

借鉴思想体系,调动文史知识,表达独立、自主、成熟的思想观点。写“成熟的顺序”,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主导,顺序应该是“感知——实践——反思——内化”;以认知心理学为指导,成熟的顺序应该是“同化——顺应——平衡”;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可以是“关注他人评价——关注待人方式——关注独立人格”;以老庄思想为指导,可以是“知自然——顺自然——自然而然”……不难发现,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下,“成熟的顺序”都是周而复始的,且各要素之间互相渗透,没有明确的界限。适应人群:基础上佳,思维缜密,阅读量大,反应敏捷的考生。所谓“真知灼见,一枝独秀”是也。

“立意”的最高境界远不止此。有一种人,一见题目则文思泉涌,信手拈来而妙笔生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比如鲁迅。

愿有志与力者学之。

解剖一只麻雀

下面以一道材料作文为例,谈一谈审题和立意的思维过程。不厌其烦地讲材料作文,主要是这种命题形式很好、很重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作文命题千变万化,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种。当然,思维过程因人而异,非要理出通用的模型,专家学者难免要引经据典,赠我以孔乙己不屑置辩的神情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明哲保身起见,我想强调一下,下面讲的只是我自己的思维过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篇万字长文,把写作文的诀窍和盘托出

思维过程1——抽丝剥茧

所谓“抽丝剥茧”,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看看材料讲了几件事,并概括出来。根据这种思路,上述材料可以分解为如下两个部分:

1、王院长讲故事,众御史受教育:某日,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2、 轿夫和新鞋的故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

思维过程2——披沙拣金

所谓“披沙拣金”,就是从概括出来的故事里找关键词。根据这种思路,则两个故事的关键词为黑体字:

故事1:某日,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故事2: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脏了)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

解释:身份很重要,因为身份决定了讲话者的目的,所以,督察院长官和新御史是关键词。“终生不敢忘”是结果,也关键词。新鞋、脏鞋和挑路走、不再顾及是对应而谈的重点信息,也是关键词。

这篇万字长文,把写作文的诀窍和盘托出

思维过程3——穷原竟委

所谓“穷原竟委”,就是围绕刚才找到的关键词,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世态人心、从文化背景、过程评价上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本质,这是审题立意最关键的步骤,直接体现考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文章的层次。

根据上文找到的关键词,可以产生这样几个问题:

1、王院长为什么要给新官讲这个故事?

2、那个御史为什么要说“终生不敢忘”?

3、轿夫穿新鞋为什么要挑路走?这么做对不对,合不合情理?这反映了人们一种什么心理?

4、鞋脏了之后轿夫为什么不再顾及新鞋?这么做对不对?这又反映了人们一种什么心理?

5、在材料中两个故事的关系是什么?

6、在行文中应该主要在哪个故事中立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