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万字长文,把写作文的诀窍和盘托出(5)
时间:2019-04-11 20: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长盛不衰的创新在思想、在内容、在生活,不在形式。写出真知灼见,深刻独到,自然令人叹为观止,念念不忘。苏轼写《范增论》《留侯论》《晁错论》等历史人物散文,对耳熟能详的名人,都给出了非常独到的评价,其创新思维的方法可以借鉴。 润色出美文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又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非告诉我们,写文章与说话聊天不同,要苦心思索,惨淡经营,才能让自己满意,让读者满意。读的作文多了,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徒具框架者多,精心润色者少,这是令人遗憾的。 如何润色?首先在题目。一篇文章几千字、几万字,标题只有几个字,但这几个字却能统领几千字、几万字的内容,容不得半点马虎。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给文章起标题。他认为标题可以先拟好,也可以写成文章后再拟定。但不论先后,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让人看了标题就可以预知文章的内容,二是让人看了标题就想接着看文章。简而言之,就是概括性和吸引力,这是拟标题的法门。 拟好标题要落笔,不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好文章有自然、流畅的整体结构。譬如画家,动笔前就“成竹在胸”,绝不会画一笔想一笔。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有机整体。我经常建议学生,作文先写提纲,就是要做好通盘考虑。提纲列得越详细,思考越周密,对最终质量就越有帮助。
提纲毕竟不等于作文,能不能很好地实现提纲的意图,还要靠行文:小到语句之间,大到段落之间,都应该有内在逻辑,同时又能用过渡性语句勾连起来,避免生硬和堆砌。苏轼赞许“行云流水”的文章,正是逻辑思维和文学语言水乳交融的结果,是思想之舟在语言之河中轻盈而平稳的流动过程。有教师用“速成”的办法,教一些简单易记的“作文结构”。诸如:记叙文结尾点明主旨,升华中心;议论文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之类。殊不知结构是死的,是写后呈现出的客观结果;思维是活的,是写作中鲜活多变的流动过程。舍“活的思维”而取“死的结构”,岂不舍本逐末,画地为牢?我们没必要照搬任何套路,但写作中必须展示思维过程,留下思考的印迹:句句相接,段段相连;云过有影,水过留痕。 通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特别重要,应该加倍用心。首段正如人的头面,需要“修饰打扮”。这种“打扮”,不是无病呻吟的抒情,更不是卖弄文采的堆砌。正如气质高雅无需东施效颦,天生丽质不必浓妆艳抹。好的开头自然清新: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作者要论述的问题和观点态度,或者叙述开端、缘起,足矣。尾段收束全文,是为文章找到一个归宿,就像行路的旅人找到一个地方,供他安心歇脚过夜一样。“归宿”可以是对事件的反思,可以是对现实的关照,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语言表达要点到即止,留有余味。旅人歇脚之后还要上路,结尾也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否则就不是“归宿”,而是“牢笼”。 审题三问 下面几则集中说说议论文的写作,这也是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说审题。审题,就是通过阅读题干,把握命题者意图的过程,是应试作文关键环节。有效审题,至少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题目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有哪些?例如“诚信”,也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道德品质,守信是行为准则,“诚”发乎中而“信”形于外,这就是诚信的内涵所在。凡诚实、守信或既诚实且守信的人物、事件都是这一概念的外延。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确了题目重点。可以写诚信的传统、诚信的作用、诚信的缺失和危害,可以选择古人、现代的企业家、普通百姓的事迹做例子。但不论怎么样,都不能脱离这个概念的内涵,把诚信和真诚、诚恳、善良、公德、道义等词语混淆起来。 第二,每个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如某年西城区高三模拟试题。 成熟,一般指事物发展的相对老到、完备。 万物都按照各自的顺序走向成熟。演员说:表演若要成熟,先做人,再做艺。设计师说:制造要想成熟,一仿(仿造),二改(改造),三创(创造)。 任何一种成熟的顺序都有道理。比如要成为成熟的军事家,有人认为要身经百战,然后再阅读兵书;有人则认为先博览兵书,接下来才能在实战中百炼成钢。 …… 小到一棵草,一个人,大到一片山林,一个民族,都在走向成熟。 你认为,经过怎样的顺序才能趋近成熟?请以“成熟的顺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