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颜氏家训全文及译文(6)

  兄弟之间如果不能和睦,侄儿子之间就不能互相爱护;侄儿子之间如果不互相爱护,家庭中的子弟辈们就会关系疏薄;如果子弟辈们关系疏薄,那童仆之间就可能成为仇敌。这样,过往路人都可以任意欺辱他们,谁能够救助他们呢?有的人却能够结交天下之士,相互之间都能快乐友爱,而对自己的哥哥却缺乏敬意,为什么对多数人可以做到的,而对少数人却不行呢!有人能统领几万军队,使部属以死效力,而对自己的弟弟却缺乏恩爱,为什么对关系疏远的人能够做到的,对关系亲密的人却是不行呢!

  【原文】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1],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2],伫日月之相望[3]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4]者,鲜[5]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6],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7]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注释】

  [1]骨肉居之:此指亲姊妹成为妯娌。

  [2]感霜露而相思:感叹霜露的出现还能触发彼此的思念之情。

  [3]伫日月之相望:日月各为东西,总会等到相望之时。

  [4]间:隔阂,疏远。

  [5]鲜:少。

  [6]当公务:这里指为兄弟同居的大家庭办事。执私情:指妯娌各为自己的小家室打算。

  [7]恕:宽恕,原谅。

  【译文】

  妯娌之间,容易产生纠纷,即使是同胞姊妹,让她们成为妯娌住在一起,也不如让她们远嫁各地,这样,她们反而会因感受霜露的降临而相互思念,仰观日月的运行而彼此遥相盼望。何况妯娌本来就是陌路之人,处在容易闹纠纷的环境里,彼此之间能够不产生嫌隙的,就非常少了。之所以能这样,主要是因为大家面对家庭中的集体事务时却出以私情,肩负重大的家庭责任却心怀个人的区区恩义。如果她们都能够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加以爱抚,则这种弊端就不能产生了。

  【原文】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1]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2]刘琎,尝与兄瓛连栋隔壁[3],瓛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4]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5]矣。

  【注释】

  [1]怨爱弟不及爱子:指(弟弟)埋怨兄长爱弟弟不如爱他自己的儿子。

  [2]沛国:古时国名。位于今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夏邑、江苏沛县一带。东汉时称沛国。

  [3]刘瓛(huán):字子圭,南齐沛郡相人。性至孝。笃志好学,博通五经,当世推为大儒。

  [4]向来:刚才。

  [5]免:避免。此处是免除隔阂之意。

  【译文】

  有人不肯以对待父亲的态度来敬事兄长,又怎么能埋怨兄长对自己不如自家孩子恩爱呢?以此反观就可看出自己缺乏自知之明。沛国的刘琎曾与哥哥刘瓛住房只隔着一层墙壁,有一次,刘瓛喊叫刘琎,连叫几声都没有答音,过了好长时间才听见他答应。刘瓛感到奇怪,问他原因,他说:"因为刚才还没有穿戴好衣帽。"以这样的态度敬事兄长,就可以免除隔阂了。

  【评析】

  《兄弟》篇主要是谈论家庭成员间的相处问题,认为兄弟之情是除父母、子女之外最为深厚的一种感情,而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兄弟之间的相亲相爱对于整个家族的团结、和睦、治理、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同时还论述了影响兄弟友谊的一些不利因素,并提出了防范的办法。

  《颜氏家训》卷一 后娶第四

  【原文】

  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1]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间之,伯奇遂放。曾参[2]妇死,谓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3]丧妻,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子不如华、元[4]。"并终身不娶,此等足以为诫。其后,假继惨虐孤遗[5],离间骨肉[6],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

  【注释】

  [1]御:(上对下)治理。此处是管教或教诲之意。

  [2]曾参(前505—前436):即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位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

  [3]王骏:西汉成帝时大臣。

  [4]华、元:即曾华、曾元。曾参的两个儿子。

  [5]假继:继母。孤遗:前妻留下的孩子,因已失去生母,故亦称"孤"。

  [6]离间骨肉:此处指后母挑拨前妻之子与其生父发生矛盾和争执。

  【译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