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颜氏家训全文及译文(19)

  昔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餐,以接白屋[1]之士,一日所见者七十余人。晋文公以沐辞竖头须[2],致有图反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阍寺[3]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4],江南深以为耻。黄门侍郎裴之礼,号善为士大夫,有如此辈,对宾杖之[5];其门生[6]僮仆,接于他人,折旋[7]俯仰,辞色应对,莫不肃敬,与主无别也。

  【注释】

  [1]白屋:用茅草盖的屋,旧时也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住屋。

  [2]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战胜楚军,大会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竖头须:宫中一个名叫头须的小臣。

  [3]阍寺:阍人和寺人。此处统指守门人。

  [4]未通:不予通报。

  [5]有如此辈,对宾杖之:发现家中有慢待宾客的仆人,就当着客人的面用棍棒打他。

  [6]门生:此处指家中使役之人。

  [7]折旋:曲行。旧时行礼时的动作。

  【译文】

  先前,周公宁愿随时中断沐浴、用餐,以接待来访的贫寒之士,一天之内曾经接待了七十多人。而晋文公以正在沐浴为借口拒绝接见下人头须,以致遭来"图反"的嘲笑。家中宾客不绝,这是古人所看重的。那些没有良好教养的家庭,看门人也没有礼貌,有的看门人在客人来访时,就以主人正在睡觉、吃饭或发脾气为借口,拒绝为客人通报,江南人家深以此事为耻。黄门侍郎裴之礼,被称作士大夫的楷模,假如他家中有这样的人,他会当着客人的面用棍子抽打。他的门子、童仆在接待客人的时候,进退礼仪,表情言辞,没有不严肃恭敬的,与主人没有任何区别。

  【评析】

  《风操》篇论述了封建士大夫的门风节操。作者从传统的经学出发,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论述了对孝、名讳、称谓等流行风尚的看法。作者认为讲究门风节操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但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或者名声而废弃了公务,远离了庶物是非常不可取的,是值得批判的。

  《颜氏家训》卷二 慕贤第七

  【原文】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癎[1]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2],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3]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4],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5],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6]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7]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8]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9]之。

  【注释】

  [1]比癎(xián):肩膀挨着肩膀。言其多。比,紧靠。癎,肩膀。

  [2]傥:同"倘"。不世:世上所少有。

  [3]心醉魂迷:形容仰慕之深。

  [4]熏渍陶染:熏炙、渐渍、陶冶、濡染。

  [5]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技艺才能。

  [6]芝兰:本应作"芷兰","芝"是借用字,"芷"和"兰"都是有香味的草本植物。

  [7]墨子(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

  [8]颜、闵:指颜回和闵损。他们都是孔子学生中的杰出人物。

  [9]贵:崇尚,敬重。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已经近得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了;五百年出一位贤人,已经密得像肩碰肩一样了。"这是说圣人贤人稀少难得,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假如遇上世间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呢?我出生在乱世,在兵荒马乱中长大,颠沛流离,所见所闻已经很多。遇上名流贤士,总是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家。人在年轻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没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都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因看见人们染丝而感叹,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我们一生都难遇到!只要比我强的人,也就足以让我敬重了。

  【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