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管子》管仲瑜不掩瑕的两大缺憾(2)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可谓话不糙理也不糙。想想也是,想做一个完人,不仅要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往往还要色艺双绝、文武双全,似乎只有这样的偶像级人物才能经得起各色人等的挑剔——难,实在是难!

虽然如此,中外历史上似乎还是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完人。外国离的太远没有去过,而且语言也不太过关,所以就不染指了。单说咱们中国,炎黄二帝、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都有幸获得过这一光荣称号。

虽然没几年历史的老外不太愿意承认中国三千年开外的“文明史”(不知是否不“文明”就不算历史,更不知老外们的殖民行径是否算作“文明”),而我国政府本着一贯的国际友好原则也对此不加反对。但毕竟中国人民是受过伟大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的人,知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认为自己祖宗的事还是自己说了算,于是,好些个上古名人才幸免被列为与龙、凤、麒麟等一样的传说中的虚幻东西。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学术“大师”对那些古人不依不饶——有说他们道貌岸然心理阴暗的,有说历史资料记载不实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总而言之一个目的:想通过搞臭古人来抬自己的名气。

不过既便如此,人们对于管仲的评价基本上还是众口一词认为他老人家已经具备了“完人”的标准。理由很简单——首先,管仲的成就实在是没说的,他凭借着一手创造的“齐桓神话”,成为前可媲美姜子牙,后可比肩诸葛亮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次,他与鲍叔牙“管鲍之交”的传奇经历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此外,记录他言行的《管子》一书,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传世之作,更使其一生堪称完美。所以,即使是按照孟子“立功、立德、立言”的严格标准,其“完人”的评价似乎也当之无愧。

于是乎,后人的溢美之词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就连素以高标准要求人的的孔夫子,也把春秋时代攘除外患、安定中国的旷世之功毫不吝惜地归于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素以严谨著称的太史公司马迁,也同样大张旗鼓地赞扬道:“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可惜的是,管仲生前的丰功伟绩固然无可挑剔,但在他安心上路之后,却留下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政权大厦,不久,当他的余威不再具有震慑力时,几个蓄谋已久的厚黑大师终于出手了,不仅一下子毁掉了他积功数十年打造的盛世霸业,而且直接导致了齐桓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间惨剧。

不管是对于桓公本人还是对于他的事业,这场群魔乱舞的闹剧无疑是具有毁灭性的,不止如此,它也不可避免地让人对算无遗策的管仲产生了某些质疑,直接影响到了他老人家“完人”的名誉。苏东坡的老弟苏辙在《管仲论》中,就很不客气地把这场悲剧直接归咎于管仲“应作为而不作为”的重大失误。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闹剧呢?

三、三竖五公子之乱

“三竖”,顾名思义,就是三个竖子,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三个小人。有人会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么大个齐国,有个把小人算得了什么?也有人会说,齐桓公不是明君么?明君手下也会有小人么?

要知道,明君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别说没有出家当和尚,就算一心向佛,像五代的梁武帝那样,不也照样荒唐事不断吗?而且,世上之所以有小人,固然不排除有些人的品格天生低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市场——从法家学说到宋明理学,从厚黑学到马屁经,都是逢迎领导的专业性著作。其他像伯嚭、李林甫、和珅、李莲英等,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科研成果,但也绝对算是天分极高、自学成才的厚黑精英了。

三竖就属于后一类精英。说起他们的大名,由于历史久远,也缺乏连续剧的炒作宣传,所以并不鼎鼎,但是他们的成就却足以在厚黑学说史上名列前茅,令大多厚黑晚辈自叹不如。

先了解一下三竖的简历。

三竖之一:竖刁(名副其实,不但是竖子,而且很刁钻)。职业:太监;特长: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主要资历:自宫,但不是为了练《葵花宝典》,而是为了接近齐桓公;政治背景:深得桓公信任和喜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