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青年访谈录·2012·5·4(8)
时间:2019-03-02 04: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现在,公知这个词的名声很臭,成了骂人话,和前些年“经济学家”一样。那么是否要给“公知”正名?我认为没必要。不用这个词可用别的词。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却是客观长期存在的。 知识分子应该专注、独立。不用理会这些名衔。该发表意见,你就本着良心发表意见就可以了。这就是履行公民职责,为社会尽应有之力。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社会问题的观察者和评论者。以微博为平台——和所有的公民一样。 凤凰网: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任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以来就是这个。十多年前,看到这句话是满腔热血。但随着年纪增长,对陈述这种激烈、热情的理想主义,反而有点感到不好意思了。
对比发达国家,中国青年还是比较关心世界事 凤凰网:你觉得5.4青年节这天对你而言特别么?以前是怎样度过的? 任意:每到这一天,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一场爱国自救运动,一场推动民主与科学的运动,在中国开始了。 五四运动启蒙和影响了无数人。包括我爷爷一代青年学生,深怀巨大的爱国热情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们也是民主与科学的追求者,最后毅然选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共产党,参加抗战,参加解放战争,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开放。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也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毕生理想。到今天,五四运动距离我们已经近一个世纪。 这是一个动荡、波折的世纪。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五四开启的推动民主、科学运动,完成了多少?还有多少需要努力的?——我个人相信这仍然是一项需要数代人持久努力的事业。 凤凰网:你心目中完美的青年形象是怎样的?你觉得现在中国青年的形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任意:如果是“完美”的形象:具有批判思维、自省、理性、独立、正直善良、渴望求知、有道德追求与自律,有家庭与社会责任感。 最大的特点:能接触到的主要是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所以首先声明我这个不概括所有人,只是我身边的不少人。 恭维的话就先不说了——他们对现实有很多的不满,普遍比较浮躁,缺乏精神价值内核和营养,虚无和犬儒主义日渐盛行,另外,工作后大多并不关心政治和公共事务(政治上的消极主义)。好的地方是,掌握外语,能接触国外事务与信息,拥有直接的国外经历、国际视角的人越来越多,对民主科学等现代精神的接触也越来越多。相比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对中国以外的情况还是比较关心的。 凤凰网:马克.扎克伯格、帕里斯希尔顿、金正恩、苍井空、韩寒这五个青年你如何评价?为什么? 任意:扎克伯格——他是一个创业者,一个改变世界的人,一个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人。 关于希尔顿和金正恩,一个富二代,一个官二代(和三代),他们的成就来自父辈,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关于苍井空:在色情业合法的国家(如美欧日),色情不是禁忌。欲望允许释放。性不是政治。社会对色情的定位是正常的。在中国不然。道德濒临破产的体制利用官方意识形态禁绝色情,使色情成为有政治色彩的禁忌。于是,歌颂性成了政治表达。让异国AV(苍井空)走到前台,是释放欲望,突破禁忌,在道德上嘲弄、挑战权威。(摘自任意官方认证微博) 关于韩寒:这次质疑韩寒事件略像民主政治里的选举。韩寒就好比面对选民的竞选者。选民对他的支持度会伴随其可信性、名誉、具体议题持续变化。事件发生以来,韩寒的选民基础显著削弱,他现在的拉票策略,一是拉拢兼绑架文娱界,二是通过乖巧的传播自由派意见,拉拢右派媒体及评论者,三更重要,还是要跟体制搞好关系。(摘自任意官方认证微博)
期待有魄力的领导人出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凤凰网:你怎样理解“民主”? 任意:简单的说,民主就是一种决策与议事的方式、程序、机制。民主允许每个人都能参与到那些影响到自己的公共事务的决策中去。并且人人平等,一人一票。 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的方式与制度,可以帮助提升社会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理性沟通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心智,能够增加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与参与热情,能够提升人们的公共道德。在西方政治哲学体系里,有相当多这样的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