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校园文学花车巡游⑦: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远岫文学社(5)
时间:2019-03-02 03:3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瓦尔登湖》悠久地散发着一种自然澄澈的幽香,之所以喜欢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它看起来高端,而是它拥有着一种极简主义思想的光芒。 “不要费什么神去得到新的东西……不论是新衣服还是旧衣服。改改旧的;回到那儿去……事物没有改变,而是我们变了。” 的确,有时我们对生活约束的本身就是对我们自身的约束,我们被生活所困是因为我们对生活要求得过高,得到的太少。生活中所有物质都不会改变,是恒久的,但人的心是会变的,看你用心灵的哪一面去看待——这个不发一言的生活。 读着并思索着,内心就会渐渐平和,文字便会带着风,穿越时空,跨越千里与你相聚。咀嚼着文字,心中就会涌出一种寂静的欢悦。 雨开始下得猛烈了,但也能衬出屋内的寂静与旖旎。 羡慕梭罗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他可以脱离尘世的羁绊,泛舟湖上,静听松鹤猿鸣,享受清晨鸟儿的歌喉,夕阳下静赏太阳被地平线一点点吞没。 估计我们都没有他这样勇于逃离社会的气魄,我们都有社会所给予的负担与责任,我们无法舍弃那些沉重的压力,也无法摆脱那些应有的束缚。 不过,那又如何!有时,只要有一颗随时准备泛舟湖上的心,用心灵的柔软去体悟生活中细微的美好,我们又何须脱离自己本该有的生活轨道?这世界从未隐藏过它的本质,只是我们那颗本应擦亮的心蒙上了灰尘,黯淡了我们看世界时那种纯朴无瑕罢了。有时,我们在内心构建一座梭罗的小木屋,用心灵捡拾生活中一丝丝感动,就可以用一颗丰盈的心面对稍稍贫瘠的生活。 天更漆黑了,乌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雨依旧用力地敲着玻璃,但屋内的灯光总是柔和地亮着,不掺一丝杂质。灯光把书静静地染上了一层光晕,更让人感受到了书的纯粹。 换一本寒山子的诗集,同样会有一种无可言诉的静谧与一种清雅的欢愉。不须品茗,不须烧一炉轻烟,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枝蔓,只留应有的那部分,屋外的雨声就是最最醇美的茶了。 “秋到任它林叶落,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寒山子的诗澄明旷达,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自有一种朴实却真诚的力量——不哀怨,不惆怅,平静地微笑着看风云变幻。 生活的波澜是无尽的,波澜中有欢愉,自然也有哀伤,但我们又能阻止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只有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广阔些,视角再扩大一些,更透彻地看清每一件事的原委,这样悲伤的色彩便会褪淡一些,欢乐就会更纯粹一些。但我们如果用更高远,更豁达的眼光看问题时,我们得到的便是一种更空明的境界! 更空明的境界是什么呢? 是一种像寒山子的诗中最令人向往的灵性——清欢。 清欢是在一种在平凡生活中能被发现的纯真与美好,它能把日子过成诗,以一颗柔美的心去解开生活中所有的束缚。 清欢不是“今朝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欢。 清欢也不是“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惆怅。 清欢更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奈。 清欢是一种以诚挚的心去热爱生活中每一点动人的快乐,它让你品味悠长,它是一种对生活最高雅的追求与希翼。 朋友,生活已经足够繁重了,但并不代表清欢会离我们而去,它会历久弥新,愈发珍贵。只要我们拥有相信清欢的心,自然就能遇到清欢。而找到清欢的最快捷方法,就是用最安祥的心去品悟书中的精彩,它让你明白很多,也会让你得到一种自己思索后得出来最澄澈的感觉——清欢。 岁月浓淡总相宜,人间有味是清欢。 △邹瑞芸(右)和她的双胞胎妹妹 简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