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沙石峪精神永放光彩(3)
时间:2019-03-28 15: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如今,也正是遵化撤县建市二十周年,我们市委、市政府,也将会继续秉承和发扬愚公精神,把它当做我们各项事业汩汩向前的不懈动力和宝贵财富,来利用好、发扬好和继承好。
■杜佳发言 主题发言完后,胡木英、张勤德同志代表大家向周总理塑像敬献花篮。他们带领大家向周总理塑像三鞠躬。
■张勤德、胡木英给周总理塑像敬献花篮 接着,孔庆东、杜佳、王相同志为东博书院文化基地揭牌。
■孔庆东、杜佳为东博书院文化基地揭牌 胡木英说:东生同志在他的《天地颂》里面题词:愚公精神传家宝,共同富裕是回报。我还带了几本。因为今年是我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所以我们出了几本书,作为纪念。一本是《我们知道的胡乔木》,还有解放军出版社一个中年编辑丁晓平写的《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主持人顾秀林最后说:“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农业,在沙石峪落地生根,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集体化的农业,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让农民自己掌握命运的一次尝试,这可能是迄今为止的第一次,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希望沙石峪精神像一颗火种一样,不久以后会再一次熊熊燃烧。” 纪念活动仪式结束后,大家随讲解员、沙石峪老团支部副书记、现任会计李凤忠参观沙石峪纪念馆。 已66岁的李凤忠同志仍然精神抖擞。当走到周总理塑像前,李凤忠说,为什么我们小小的山村,要树立敬爱的周总理的塑像?就取决于东生同志1962年6月2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通讯报道。周总理看了那篇报道以后,非常感动,也非常疑惑,所以他带领阿尔巴尼亚的贵宾来我们沙石峪参观视察。不到一年,周总理就来过两次。
■广场上的周总理塑像 大家随李凤忠同志来到纪念馆门前。对着一个“沙石峪”题字,李凤忠说:为什么这里有李运昌老领导的题词?李运昌是抗日时期冀中军区司令员,曾在这里指挥过抗战,他发现这里水少石头硬,便起名沙石峪。这三个字拆开,就是:水少石头山,山上长谷子。
■李运昌题字 走进沙石峪纪念馆,一个“艰苦奋斗 继往开来”的大雕塑扑入眼帘。李凤忠作了简要介绍。画面再现了周总理和一群沙石峪劳动者在一起的情景。
■“艰苦奋斗 继往开来”雕像 接着,大家随着李凤忠同志的引导,参观了纪念馆的各项内容,了解了沙石峪人民一步步走上“愚公移山,改造家乡面貌”的奋斗历程。
■参观沙石峪纪念馆1 以下是沙石峪纪念馆展示的相关内容。
■土少水缺石头多的沙石峪
■昔日破落的沙石峪
■组织起来,由穷变富 1957年,老书记张贵顺到北京参观全国农业展览,通过学习毛主席对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批示,决心做当代愚公,移山造田,改造家园。他临走又去书店“请”了50张毛主席画像,他要让沙石峪家家户户贴毛主席画像,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回到遵化,他找县委书记曹寿山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曹书记很支持移山造田的想法,并给他一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愚公移山》。
■50张毛主席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乐高迷的盛会:童拼同乐乐高拼砌大赛决赛太湖开战
- 下一篇:海南省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