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
时间:2019-03-1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但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黄浦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短板问题,其中既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有对照市委市政府对黄浦发展新要求存在的差距,更有黄浦市民对共享改革成果的期盼,主要有:区域经济面临高基数压力,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区“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任务艰巨,城区顽症治理时有反复,城区建设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存在薄弱环节,“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教训极其深刻,对城区安全敲响警钟;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治理和基层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切实弥补短板问题,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在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新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3.发展新理念 “十三五”时期,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上海“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总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总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改革开放为城区释放更多活力,以严守城区安全稳定为底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更加注重强动力、扩开放、补短板、可持续、促公平,着力打造“四个标杆”,努力实现“四个前列”,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取得更高质量发展、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为建设经典黄浦、精品城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始终把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调推进城区建设管理,积极营造宜商宜居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努力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增强获得感。 坚持标杆要求。始终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四个标杆”、实现“四个前列”要求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标准,坚持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和打造经典黄浦、精品城区的发展定位,保持争创一流、追求卓越、打造标杆的精神境界,推动各项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 坚持改革引领。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以“双自联动”为抓手,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不断开创黄浦开放发展新局面。 坚持严守底线。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底线,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确保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积极推进矛盾预防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依法治区。始终把法治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加快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惠民和法治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为推进黄浦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从严治党。始终把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进一步落实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为全面推进黄浦“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4.2020年主要目标 主动融入上海发展大局,围绕“经典黄浦、精品城区”建设,综合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十三五”时期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基本框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服务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引领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精品城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标志区。主要目标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