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制度化专业化让学雷锋志愿服务行稳致远(4)

  以橙色为标识,开展暖心志愿服务。针对辖区内的弱势群体,设立“阳光社区居家养老支持中心”,举行“幸福阳光”关爱老年人健康公益活动,提供免费体检、理发、中医理疗、走访慰问、家政服务、困难帮扶等服务。

  以黄色为标识,开展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搭建社区“四点半儿童乐园”、青少年活动平台,开展法律宣传进课堂、慰问困难家庭、高考学子爱心服务等活动。

  以绿色为标识,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开展义务植树、保护蓝天碧水捡拾河道杂物、民间河长巡河巡山等活动。

  以青色为标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发动辖区居民组建木叶合唱团、阳光舞蹈队等17支民间志愿文化队,把辖区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以蓝色为标识,开展平安志愿服务。动员群众参与组建“老党员巡逻队”“小喇叭巡逻队”,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以紫色为标识,开展共创共建志愿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发动驻区银行、医院、超市、商场等多单位进行联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共创、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熠熠生辉

   浙江省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栏目主持人郑雪君

  走近群众的岗位特征让我走上学雷锋之路。在新闻采访中,我经常接触到需要帮助的群众。1993年的一天,一位面容憔悴的男子来报社寻求帮助,还没开口就哽咽了。原来他的爱人因病要移植两个肾。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好老师可能会因为缺钱而丧失鲜活的生命,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连夜写好了《向叶爱兰老师伸出“春天的手”》的报道。见报后,温州全市人民,特别是在校学生捐款持续一个月,总额达12万元。第一次在岗位上助人行善让我兴奋欣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深入群众的自我要求让我越来越好地践行雷锋精神。自从叶爱兰老师的事情以后,越来越多的报刊读者遇上困难会想到寻求我的帮助。1995年6月,我采访调研基层残疾人就业困难情况后,发出了《市残联通过本报向各界呼吁,大家都来帮一帮残疾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组团服务”的强大力量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2003年,“雪君工作室”助人团队成立。有了这个平台,助人方式从过去零散、被动地解决群众困难转变为主动出击做好事;服务对象,从过去的个体转变为更广泛的群体;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的帮助形式。

  有了学雷锋团队,我们搭建了政府群众沟通桥梁。我们开通了“一把手”接听民生热线,开设“人大代表集体博客”。

  有了学雷锋团队,我们的助人之举走出浙江、走向世界。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我们紧急采购救灾物资,用货机运往灾区。2014年,“雪君工作室”向遭受火灾的意大利侨胞带去慰问金。

  有了学雷锋团队,我们从单一物质公益向物质和精神公益并举转变。2013年9月,“雪君工作室”公益道德讲堂正式开讲。我们走进文化礼堂、宗教场所、民营企业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场数已达600多场。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1日08版)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