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八大山人(5)

从09年5月初开始,各大拍卖公司09年的春拍就相继开槌,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有些消散,但整个“2009春拍”还是一直处于“平稳而无亮点”的状态。虽然媒体上会时常出现诸如艺术市场展露“春的消息”这样的字眼,但是“春”,似乎更多的还只是“消息”。而惊喜却在最后时刻——作为京城几大拍卖公司中最后登场的北京匡时春拍于6月26日结束。当天下午4点30分,在北京匡时春拍的古代书画专场上,1033号拍品八大山人的《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价开始竞拍。对于这件从预展时就相当热门的拍品,出价的买家很多,价格也迅速攀升,但是当竞价达到3000万元以上之后,就只剩下坐在场内最前排的一位买家和一位用电话委托的场外神秘买家了。

场内那个买家是刘益谦。刘益谦是09年拍场上的热门人物,在媒体的报道中,初中未毕业的他,做过皮包生意,收购过国库券,后成立“新理益”公司收购法人股而暴富,是上海鼎鼎大名的“法人股大王”,他最近(09年6月)因为频频在拍卖会上购买天价艺术品而在收藏界名声鹊起,并以志在必得的“彪悍”作风闻名拍场。

在之后的近半小时时间里,两位买家穷追不舍、激烈“厮杀”,每次价格突破一个千万关口,现场就会迸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叫价之后,最终这幅《仿倪云林山水》在场外神秘买家7500万的委托叫价中落槌,加上12%的佣金,最后成交价为8400万元!

这个价格改写了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图》创造的7952万元的中国书画拍卖价世界纪录。

三大成因

尽管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认为这幅《仿倪云林山水》创出如此天价也并非“拍场意外”。

董国强从1994年中国拍卖行业刚刚起步就开始接触拍卖,他认为影响一幅作品市场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该作品在该作者创作史上的地位;二是作品留传是否有一个很详细的脉络;三是曾经的出版、著录和展览情况。

纪念馆/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园内,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恰似人间仙境。

八大山人纪念馆坐落在历史修久、风景优美的江西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内,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到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弃官隐钓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东晋年间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唐大和五年易名“太乙观”。宋至和二年复易名“天宁观”、至清顺治十八年始定名“青云圃”,后易“圃”为“谱”。谱内屋宇布局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为主体,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雅。一九五七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五九年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陈列八大山人书画作品。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岁。他姓朱名耷,僧名个山、传启 ,别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屈的态度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贫寒地度过了晚年。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尤擅长花鸟画。其画面构图缜密、意境空阔;其笔墨清脱纯净、淋漓酣畅;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笔简意赅,形神兼备,体现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其书法善用淡墨秃笔,犹尽流畅,含蓄内敛,圆浑醇厚,亦工篆刻。其诗文多为幽涩古雅。三百年来他饮誉画坛,“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八大山人(朱耷)从明王爷成为遗民,承受国亡家破之痛,先后沦为僧道,巧妙应付"临川之变",绳金塔下为民挥毫,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画品成为发人深思的画坛传奇。爱国、爱乡的八大山人,对清初的残暴疾恶如仇,终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为后世为人的风范。跨越时空的八大山人书画艺术,释放出巨大艺术能量,辐射璀璨的艺术之光。艺术修养全面的八大山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诗作,吟咏之余,我们借此心灵辙音,感受三百年前诗人的娓娓独言,将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唤回眼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