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 推进多地垃圾发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3)
时间:2019-04-20 09: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17.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南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系统谋划南昌轨道交通辐射周边市县,积极申报新一轮建设规划。近期支持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至南昌昌北国际机场、2号线东延至南昌高铁东站,支持南昌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研究编制九江城市轻轨建设规划,支持九江推进环庐山旅游轻轨一期工程。(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南昌市政府、九江市政府、省城乡住房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 18.建设智慧都市圈。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支持南昌“国家5G规模组网建设及运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南昌智慧城市应用试点示范成果共享共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南昌市政府) 19.完善能源供输运体系。支持都市圈城市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进九江江州风电、东乡小璜风电、靖安九犁风电、鄱阳响水滩风电、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及九江、抚州、丰城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项目建设,启动靖安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可研工作。在现有中部“日”字型500千伏核心双环网基础上,重点推进雅中至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积极谋划配套建设南昌至武汉、南昌至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继续完善都市圈500千伏网架建设,继续优化都市圈220千伏电网结构。推进湖口液化天然气储备等项目建设,完善都市圈天然气管网。(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省投资集团公司) 四、构建协同高效区域创新体系 20.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积极创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南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赣江新区建设技术协同创新园,加快打造全省新型研发集聚地。支持都市圈符合条件的公共服务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纳入我省政府采购目录。(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设区市政府) 21.支持共建高端创新平台。支持都市圈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公共平台建设。支持引进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在都市圈设立分支机构或建设合作研究机构。加快建设南昌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支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建设成为江西省新型研发机构样板,加快筹建“智慧中医药”国家大科学装置和中科院(国家)亚热带植物园,推动筹建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同济江铃汽车创新研究院,全力打造赣江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南昌国家VR制造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院,南昌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2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共享。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一体化发展。探索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专家库的互惠共享。鼓励都市圈各县市创办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每年根据情况对优秀孵化平台按规定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相关设区市政府) 23.支持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赋予都市圈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创新人才考录、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可在我省人才引进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倾斜力度。都市圈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纳入江西人才服务银行范围,符合条件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海智计划工作站优先认定为省级站或基地。优先选派都市圈年轻干部到中央单位和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五、形成更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 24.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建设南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为重点,支持都市圈企业抱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一批样板型境外园区,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仓”。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和保险机构的对接,争取其加大对都市圈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支持抚州在湄洲湾设立专属码头。加快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及技术转移等合作行动。鼓励都市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政府间、企业间、非政府组织间的多领域交流,推动中医药、陶瓷、养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外办、南昌海关,相关设区市政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