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生携手逐梦前行——兰州榆中县奋力谱写教育新篇章纪实(5)

  自从榆中县委、县政府出台《榆中县推进足球改革大力实施足球强县战略实施方案》以来,榆中县大力实施足球强县战略,推动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今年,通过多方筹资3000万元,建成130个足球场,在甘肃省第一个实现了完全小学以上人工草坪足球场全覆盖。通过开展足球比赛,推动了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四年内榆中县举办五次全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和二次夏令营活动。中连川小学、榆中四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连川小学足球运动成效显著,2016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春苗足球队”,先后有17名学生通过足球进入专业俱乐部和足球学校深造学习。2017年7月,榆中县首次承办了2017年度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创多个历届之最,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英超赛场首次出现了一片中国红。通过强化培训提升了足球教师的专业水平。今年以来邀请英国、巴西等4名国外优秀资深教练,对184名教练员和裁判员进行了足球技能提升培训。邀请省市知名足球教练,对全县140余名校长、30名优秀足球教师进行了专业能力提升培训。邀请北京“爱只因有你”基金会支教专家,对全县100余名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足球技能培训。近两年选派教师、校长500余人次,赴国内外专业学校参加足球技能培训学习。通过优秀足球队员的培养,选拔16名优秀足球队员,组建了“榆中县山里娃足球队”,赴英国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进行培训。在全县选拔了30名最优秀的校园足球教师,邀请兰州市城市学院李克栋教授开展校园足球裁判员专题培训。榆中一中、恩玲中学、师范高中部将在2017年的自主招生中,优先招收足球特长生。积极为体育传统学校输送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先后有6名学生被选拔到广州恒大足球学校,10名学生被兰州六中、兰州三十二中等体育传统学校特招。

  教育对口帮扶是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榆中县教育局认真落实对口帮扶工作。按照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要求,天津宁河区教育局与榆中县教育局为对口帮扶协作单位,一年来,榆中县选派赴津的2名校长、10名中小学教师已到达天津宁河区学校,开展为期半年的校长互派挂职和教师跟师跟班培训。天津宁河区教育局也选派1名副校长到一悟小学挂职,选派2名优秀教师到六中、九中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下半年完成3名校长挂职、10名教师交流和名师送教任务。同时通过建立“手拉手”学校。该县马坡小学与宁河区桥北新区第一小学,周前学校与宁河区芦台第三中学已建成了友好关系,开始点对点全面帮扶。另外,天津宁河区的爱心捐赠为榆中县韦营学校的孩子们捐赠价值4000元的图书和文具。

  近年来,榆中县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贷款1000万元以上,解决2000名以上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其中:2015年,发放助学贷款1664.61万元,圆了2948名贫困家庭学生的大学梦。2016年,为2887名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1688.4116万元。2017年,为家庭贫困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2929人,贷款资金1774.9317万元,基本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同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资助工作。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增加补助;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为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不包含择校生、复读生)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榆中县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做好贫困生信息收集、整理、归档、申报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错报、不漏报。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每人每年4500元标准免除(补助)学杂费和500元标准免除(补助)书本费。拓宽资助渠道,多方筹集爱心资助资金,积极为困难学生提供爱心资助。2017年,县私营企业捐赠180万元,资助450名家庭贫困大学生。争取社会资助金130万元,资助中小学生1316人,其中,兰州世纪珠宝城总经理金斌慧捐资50万元,在恩玲中学设立“鸿煜班”,资助学生900人;全国台联退休干部焦万曼捐款30万元,在恩玲中学设立“海峡·新长城自强班”,资助50名学生;甘肃海韵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云,捐资21万元,在县一中设置“海韵班”,资助学生101名;北京华软菁英奖学金资助15万元,资助高中生75名;甘肃玉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凡景先生每年捐资8万多元在恩玲中学设立“玉圣班”,每个年级资助50人;榆中何记总公司董事长、甘肃润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何军,捐资6万元,在县一中设置“何记班”,资助学生40名。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为全县中小学生捐赠发放价值350.59万元的“美术包”、“温暖包”,1.6万农村学生受益。争取资金14.9128万元,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初中生、小学生238人。

  首席记者杨贵智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