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师生携手逐梦前行——兰州榆中县奋力谱写教育新篇章纪实(4)
时间:2019-04-16 06: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外,特别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在全县实行城乡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榆中县教育局局长白成虎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学校发展,将示范性高中对口招生指标提高到60%,支持农村学校发展,促进农村学校提高质量,积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教师在县城学校观摩学习,县城优秀教师带动农村教师提高发展,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扶助薄弱学校方面,在巩固提高县一中、恩玲中学、六中、九中、文成小学、一悟小学等省、市级示范性学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安排一所示范性学校对口扶持两所薄弱农村学校,利用办学理念、经费、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指导帮助、辐射带动农村学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学校均衡发展。据了解,近年来,榆中县教育局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30次,受益教师达7000多人次。同时,通过开展联片教研,将全县中小学校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确定县属学校为该片区的牵头学校,实行分片设点、联校教研,分片指导、整体推进,强化农村学校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县城学生平等的教育资源。目前,全县20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成兰州市标准化学校和教学点。 教育督导常态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至为关键的环节。今年以来,榆中县从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起,县政府督学,教育局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等分别带领教研员、教学管理员不定期到各校,通过听课、评课、查阅资料、举办教研论坛、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各校管理常规、教学常规、学习常规等工作进行“解剖麻雀式”地“诊断”指导,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紧盯问题,销号整改,提升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榆中县教育局通过深化教研,提高了全县教学水平。一是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开展2018年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申报立项工作,经过教师网上申报、县级初审,推荐上报市级个人课题644项,省市规划课题94项,征集县级个人课题500余项。积极指导教师完成课题结题审报材料,上报省级规划课题结题资料22项。二是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下发《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行动+改变”系列活动的通知》,按照新教育十大行动指导小组方案,强化指导团队队伍建设,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搭建平台,助推新教育实验深入开展。遴选实验成效显著的学校,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的“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强化校际间的学习交流,打造新教育实验共同体。各实验学校制定了“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每周开展项目试验活动,上传活动简报,交流推进措施,使“新教育”实验有序高效推进。兰州市“读经典名著,做智慧教师”为主题的新教育开放日活动在周前学校举行。三是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榆中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榆中县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方案》,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广参与式教学、生本教育模式,小康营中学的“三三五”自主学习模式,银山、马坡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一悟的整本书阅读模式,和平、夏官营的生本教育模式,恩玲中学的“3333”课堂教学模式,三中、四中、六中的洋思教学模式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今年我校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校共有604人参加中考,其中总分600分以上69人(不包括参加兰州市中考6人),重高上线人数336人(不包括自主招生),上线率55.6%,重高上线率位居全县第一;其中我校豆彩萍同学以671.9分居全县第一,有7名同学进入全县前10名,24名同学进入全县前50名。”榆中县政协副主席、榆中六中校长魏习武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榆中六中以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方案为基本载体,通过学校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的重塑和改造,构建具有榆中六中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雅真”为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打造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可持续地提高和发展。 特色教育是孩子腾飞的翅膀教育扶贫圆贫困学子的梦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逐梦前行,续写中非友好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地方密集布局都市圈 打造区域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