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
时间:2019-03-28 13: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现当代艺术展方面,苏州博物馆聘请了艺术家陈丹青、刘丹为艺术顾问,张晴为策展人,先后举办了“最葵园——许江作品展”“罗中立:置换的描绘”“艳花高树——祝大年艺术展”“沧海观澜——刘海粟作品展”“静物——陈丹青画册写生1988-2014”等。 (三)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先后举办社会教育活动200余场,其中文博论坛讲座71场、音乐会35场。 坚持免费发放《观赏 聆听 学习 参观——苏州博物馆年度特展和社会教育活动指南》和两个月一期的教育活动预告制度。在原有品牌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推出新的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需求的观众。针对亲子家庭推出亲子包导览租用服务。与学校建立长效机制,举办了“观前导览”、“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等多姿多彩的馆校互动活动。“爱上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精粹巡礼”和“民俗风 地方情——苏州民俗风情巡展”走进学校、社区。“印象@苏博”画信活动、“艺术在苏博”系列艺术课程、“听得见的历史”系列音乐欣赏、“四时民俗”传统文化体验、暑期文化体验之旅等品牌教育活动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四)公共关系活动积极活跃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志愿者形成了注册志愿者、团体志愿者、短期志愿者三类的运作模式。现有注册志愿者128人,短期志愿者61人,团队志愿者签约团队6个。此外,还针对一些特别展览进行专门的志愿者招募,在特展期间,志愿者全程参与了展览的志愿服务工作,包括展厅讲解、社区讲座和调查问卷发放等。2014年,苏州博物馆志愿社组织的“文化双百社区行”活动获得苏州市文明办的“2014年度社会志愿服务引导扶持项目”扶持资金。“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志愿者合计服务时间为5万多小时。志愿者为观众提供了各项服务,对苏州博物馆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在苏州市志愿服务工作中起到标杆作用。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陆续发展会员150名。除定期寄送《苏州博物馆馆刊》、邀请会员参加馆内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外,每年还组织会员举办展览预展和专场观摩等定制活动。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观众问卷调查活动更加科学、更加深入。一是调整了常规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发放方式、发放时间,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客观的调查数据;二是针对重要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工作,为展览及社教活动的后期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每年出版《苏州博物馆馆刊》6期,苏州博物馆官网(中、英)年更新消息200余次。在国内媒体上总共报道并被提及的次数从之前的年200余次到2014年跃升至1102次。提升最大的是新媒体方面,截止2015年1月1日,苏州博物馆拥有微博粉丝36090名,微信粉丝41186名,经过改版官方微信实现了9大新功能的提升。 (五)基础业务工作稳步推进 1.文物普查及藏品管理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完成了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计上传文物记录17127条。配合苏州市文物局举办了“吴珍撷萃——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特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藏品管理系统,完成全部等级品和非等级品的录入工作,实现了馆藏文物信息化100%的目标。 2.文物保护与非遗工作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成立了文物清洁灭菌室,进一步提升了馆藏文物的保护条件;开展了可移动文物监控系统项目,有效监控苏州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全面提升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继续做好“苏裱技艺”传承工作,成立了“姑苏区文华苑书画装裱室”,外聘专家连杏生成功申报“苏州市非遗传承人”,修复室在立足于自身馆藏修复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周边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修复工作,出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裱技艺传承人范广畴口述资料《苏裱传承人访谈录》。 3.文物征集 “十二五”期间,苏州博物馆共征集与接收捐赠文物与艺术品共计190件,其中何澄后人、陈丹青等捐赠共计98件,征集文物共计92件。王振华夫妇收藏青铜器的征集为建馆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征集活动,填补了苏州博物馆吴越青铜兵器的空白。2015年新征集的“吴王余眜剑”是吴越最重要的青铜器,堪称“吴越第一剑”。针对这些征集捐赠活动,苏州博物馆先后举办了“灌木楼藏珍——何澄极其子女捐赠展”“吴钩重辉——苏州博物馆藏吴越青铜兵器特展”“兵与礼——吴王余眜剑特展暨学术研讨会”。 4.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无赖戏群凤全文阅读
- 下一篇:中兴通讯亏损69.8亿:高管薪酬大降 业绩释放向好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