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谈参加总理座谈会的几点感悟:如何把利率降下来?(3)
时间:2019-07-22 17: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在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速的大趋势下,分化也成为趋势,当前无论从社会还是从经济领域看,二八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觉得,国企能够做强做大做优的,主要集中在20%的企业中。另外的80%左右中属于竞争性产业的,可以考虑适度退出,以获得资本收益,这可以反哺社会。同时,让民企进入到原先难以进入的产业领域,可谓一举三得。 总理非常强调的一点是,稳定预期很重要,通过“扎实落实”放管服“改革新任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主动扩大开放,实施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培植一视同仁、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所以,企业家有信心了,投资增速就会上升,经济增长动能便会加大,金融机构也愿意扩大资金投放规模。 有人担心,中国目前会否面临通胀乃至滞胀压力,因为上半年猪肉和水果价格大幅上升。而实际上上半年CPI在2.7%,PPI在回落中,如果看GDP平减指数,该指数是反映总体价格水平的较好指标,也出现了回落。可以说,我国目前仍存在通缩的隐忧而非通胀。 反映综合价格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再度下行
所以,下半年继续增大货币的流动性,应该不会引发通胀。今年以来,很多国家都下调了利率,充分说明全球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即便如美国这样的失业率处于非常低位的国家,也准备降息。
在今年三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实际融资利率,并把此任务分解给了央行和银保监会: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鉴于此,我判断下半年应该还会有降准等举措来释放全社会流动性。当年美联储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连续三次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一次、两次还不管用,银行惜贷、企业不愿投资。但相信持续的宽松,最终还是会传导到金融和企业部门,使得利率水平逐步下行。 在具体举措上,应该会采取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市场化创业投资加快发展等措施,推动融资手段多元化,融资状况改观。政策目标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尤其要降低中小微民企的融资成本,包括提高对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或放宽银行对民企的信用评定。 当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不认为还会采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直接手段来下调利率水平。而且,目前我们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水平只有1.5%,而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还在2.35-2.5%之间。估计我们还是会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引导市场利率水平平缓下行。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