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亿人订阅了爱奇艺会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3)
时间:2019-06-30 17: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杨向华在采访里也对毒眸再次强调了竞争的非存量性:国内的付费用户已经跨越了早期采用者到早期大众的鸿沟,接下来几年反而会有比较快的增长。他还概括了爱奇艺这两年在会员发展上的三个趋势:三四线渗透率增速加快、用户付费周期延长和用户单价提升。 基于这些趋势,毒眸认为爱奇艺未来会员策略可能会侧重在三个方向:分账内容、垂直品类和创新业务。 作为最先建立网大和分账剧标准的人,爱奇艺的分账模式曾被外界认为只是一种降低风险的策略,但事实上分账内容完全To C,在会员拉新上也潜力充分。总体来说,头部内容的拉新更像是一种粗放型的、全受众式的试探,但分账剧和网大可以以轻体量尝试不同的类型,将垂直圈层的受众一一收割。 以《绝世千金》为例,这部甜宠型分账剧目前累计分账超过 4500 万,几乎超过一部文艺片的票房;《花间提壶方大厨》则在播出两年持续“盈利”,累积分账票房超过 7000 万。 2017 年播出的小成本分账剧《狐狸的夏天》曾为腾讯视频拉新 90 万,据其出品方之一的康曦影业CEO王小康对自媒体娱乐资本论透露,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正午阳光的《如果蜗牛有爱情》。 尽管单部分账内容的拉新还远未达到千万级,但对于平台来说,完全可以以量取胜:就在去年,爱奇艺上架了 116 部分账剧,其中A级优质网剧数量同比增长超50%;网络大电影上线了 1004 部,单片分账也已经突破了 4500 万。分账内容的崛起,意味着头部内容指缝里漏出来的流量被接住了,而后者直接与会员增量相关。 垂直品类的逻辑或许大众更加熟悉。因为注意力资源越来越稀缺,指望爆款内容拉新也越来越难。今年的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发布的 60 余部片单就是围绕着音乐力、少年风、生活趣、新国潮四大系列的差异化布局,毒眸注意到,其中《潮流合伙人》、《做家务的男人》、《身体的榜样》等综艺节目都是细分出来的的新品类。 在谈到剧集时,王晓晖也把大众爆款形容为“可遇不可求”,因为除了制作和题材,大爆款往往需要机缘。“一部剧想引爆全中国越来越难,一年有一两部足以了,大部分是各取所需。” 除去上述种种我们已经看到的,最具想象空间的应该是创新业务。 1 个月前,爱奇艺率先公布了互动视频的标准(点此阅读:对话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付费会员还有极大的想像空间),一周前互动剧《他的微笑》也正式上线。这部互动剧目前已经有212. 5 万人看过。在未来他们计划每月推出一部互动剧,等到播出成熟时,不排除会在关键节点或者是直接全集开启付费。 互动内容在商业上大有可为。以《底特律:成为人类》为例,它是一款由法国工作室Quantic Dream生产的交互叙事游戏,让玩家以仿生人的身份体验关于生与死、科技与人类的深层次命题,发售两周就卖出 100 万份。如果爱奇艺能够生产出像这样足够优质的互动内容,必然会带来新的会员增量。 但这也非常考验爱奇艺作为互联网公司和平台方的能力。因为互动内容不但要建立完全不同于传统剧集的多重分支剧情,还要兼顾用户的互动体验,是一件将技术与内容完全融合的新事。就算是Netflix做出了《黑镜:潘达斯奈基》,也被各方吐槽过“四不像”,是一场互动内容的失败。而从合作方来说,不像其他几个已经成熟的品类,市面上真正懂互动内容的公司少之又少。 不仅如此,隔壁的腾讯也紧随其后地公布了自己的互动内容标准,并将一次性上线《我+》、《拳拳四重奏》、《财从天降》多部作品。不管从科技还是娱乐的赛道来看,腾讯都将会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比如在今年年初,由腾讯出品的互动影像作品《隐形守护者》就反响不错,PC版在Steam、WeGame等平台均进入了销售榜前列。根据官方估测,全平台销售量在 5 月就已经超过了 200 万份,总流水接近 1 亿。对于一个成本仅 1600 万的买断型游戏而言,这个成绩性价比很高。 但这个行业永远允许想象和创新,先发优势并不代表一切。就在九年前,爱奇艺入局时还很幼小,但它正是通过移动端的创新业务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一次,已经九岁的它还能在亿级时代开启新纪元吗?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