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自白:以前我想活得久,现在我想活下去(2)
时间:2019-04-25 03: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根据高飞的说法,农用地并不符合企业建停车场用地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单独新建公共停车场用地规划性质为社会停车场用地。此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增建公共停车场可不改变现有用地性质及规划用地性质。 跨越分水岭,如何尽快实现盈利?“你们自己公司不严格管理车辆,导致我用车不便,现在我要退押金,怎么就这么困难?” 不久前,小李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微博底下不少网友表示有相似经历。其中有一位用户称,自己去年9月申请退款,但押金至今没有到账。 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合情合理的退押金变成了一段“征途”;而对共享汽车平台来说,陷入退不出押金的窘迫境地,或许也是他们不曾想到的。 因为此前,这是一个不缺钱的行业。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7年共享汽车共获得融资764.59亿元。而来自易观的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分时租赁企业累计融资金额前三名分别是PonyCar小马用车、TOGO途歌和GoFun出行。其中,PonyCar小马用车在2017年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4.5亿元。 紧接着的共享汽车“倒闭潮”,让所谓的“共享汽车风口”一下子变得不可捉摸。 在2018年资本“寒冬”的情况下,PonyCar全年并无新增融资;而早已完成B2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千万美元级的TOGO途歌陷入押金难退、无车可用的困局里;今年3月底,杭州钱塘江边共享汽车“坟场”被曝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市场对这个行业的讨论愈发激烈了:共享汽车,会与共享单车的结局一样吗?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实行,在绿色经济倡导下,共享汽车在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上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政策利好是此前资本市场在汽车共享领域持续升温的一大因素。 在共享汽车市场红火的背后,也需要认识到,目前该市场缺乏行业规范,法规条例上的跟进也稍显不足,尤其是在共享汽车占用公共资源、停车问题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仍需完善,“共享汽车还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市场考验”。 对于过去一年共享汽车行业略显惨淡的景象,PonyCar的创始人陈智超曾坦言,2018年是汽车分时租赁的分水岭,“很多企业没有扛过这个冷周期,在寒冬来临时就倒下了”。 目前来看,共享汽车行业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实现盈利。 在陈智超看来,独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做to C端自营的分时租赁已经遇到了模式和盈利瓶颈。 事实上,当前大部分共享汽车平台的收入来自用户的车辆使用费,而车辆的维修、养护、停车费以及地勤人员的运维费用,则主要由企业承担。 陈礼腾指出,共享汽车作为重资产、重运营、重营销的产业,要求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他认为,共享汽车资产之重,主要支出还是在于汽车的成本。“现有的共享汽车平台多是B2C的运营模式,汽车均为重新采购而非闲置的车辆。加上其他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还要面临竞争对手,导致共享汽车平台迟迟难以盈利。共享汽车要想盈利,需要考虑尽可能扩大用户规模。” 不过,陈智超认为,少量存活下来的企业将在2019年迎来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电动车品牌的量产会带来平台拥抱上游汽车整车厂的好机会。 巨大流量资源在招手共享汽车模式得以生存的背后,是中国庞大的“有证无车”人群。 普华永道2017年数据显示,全国有2.5亿人拥有驾照,但汽车保有量只有1.8亿,全国范围内有几千万持证无车人员都将是汽车分时租赁的潜在消费者。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国共享汽车行业用户规模从389万人稳定增长至952.4万人,同比增长了144.83%。共享汽车用户快速增长,但这也没有完全扩张至整个“有证无车”人群。 如此庞大的用户以及潜在用户,都让共享汽车集聚了大量的流量资源。 如何将这些流量资源变现?这将是目前主要依靠向用户收取租赁费的共享汽车行业,丰富收入结构的重要命题。 事实上,不少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在借助共享汽车的铺设,为新进入市场的车型进行体验式营销。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