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6)
时间:2019-04-23 13: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现代金融、会计、律师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体育、高端医疗、高端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鼓励企业变革营销模式。依托欢聚时代等互联网企业,推动网络直播、电子竞技、影视制作、IP授权、艺人经纪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泛娱乐产业生态圈。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以“旅游+”为抓手,促进特色产业全域融合,加快宝墨园、南粤苑两园合一进程和广州恒大足球训练场项目建设。继续办好广州国际美食节、番禺珠宝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引智引技引资政策,加强区、镇(街)两级招商联动,充分利用土地储备和项目资源,推行“以市场换产业、以项目换投资”招商模式。围绕龙头企业、重大平台,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中介机构和招商顾问的牵线搭桥作用,促进以商引商。依托IDG、英诺基金、亦联资本、番禺基金、番禺产投等投资基金,积极引进优质企业项目。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继续谋划办好重大招商活动,以活动促招商。主动做好跟踪服务,推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青云全球运营总部等项目注册落户。创新招商宣传方式,确保每月都有宣传新亮点,提升番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全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服务意识、服务技巧和洽谈能力。 (四)抓好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落实“多规合一”,配合做好新一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开展西部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做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规划调整和用地报批,协调市国规部门加快我区留用地、安置地控规调整。大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推进番禺广场地下空间、市桥河“一河两岸”、珠江两岸“沥滘水道”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开展海绵城市、东部生态廊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完善医疗机构、幼儿园等布局规划。 坚持产业优先,有序推动城市更新。健全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完成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编制和产业研究。引导有项目、有产业的社会资本投入三旧改造项目,确保每个项目主导产业明确、投入产出明确。落实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东郊村、南浦村、罗边村、新基村、南大干线南村镇段西片区等成片更新改造。完善“区—镇(街)—村”三级联动机制,大力推动重点地区、主干道周边以及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的更新改造项目,努力把沙湾瑰宝小镇、石碁红木小镇打造成为我区城市更新标杆。推动1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重点抓好旧楼加装电梯、“三线”整治等工作,打造一批微改造精品示范小区。 加强土地整备和开发。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扎实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抓好创新城、番禺汽车城、汉溪长隆万博片区、南站商务区、亚运城板块等重点区域土地征收工作,能储尽储,同步做好安置区建设,确保今年土地收储量和土地出让收入不少于去年。建立区镇(街)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提高镇(街)土地收储积极性。健全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和“租让结合”机制,确保土地精准供给。加强留用地开发建设管理,规范村企合作开发行为,引导留用地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行“货币加物业”兑现留用地指标模式,试点推广留用地开发“节地模式”,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重大领域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实施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推进基于GIS的企业和社会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责任清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新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探索整合基层执法队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区、镇(街)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资监管部门职能向管资本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Baby带小海绵玩耍被偶遇
- 下一篇:《现代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