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贾康:关于中国楼市发展的基本看法(3)

   还有,就是三四线城市现在仍然有去库存的压力,这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的小城镇和乡村,很多地方空置率也相当高,以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不解决也是不行的。

  

   现在如果从“炒”这个角度来说,在一二线,已经形成的泡沫这方面,我觉得已经在这些年柔性地得到了不少消化。每当感觉到这些代表性的中心区有较大泡沫的时候,当局也知道不能一下捅破它。怎么柔性消化呢?一个是靠物价,通货膨胀消化,一个是慢慢的在一轮一轮的风吹草动中间,有些人把手上的空置房等等根据情况,由于种种原因出手,也就把供需做了一些调整,使原来的一些泡沫做了些许收敛。但三四线城市,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建设,它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重演类似于一二线城市的炒房过程,因为我知道身边的朋友已经在议论现在我们可以找什么样的不限购、不限贷的地方出手去买房。如果没有新的制度建设来约束这些行为,那些地方就会重现炒房的泡沫。泡沫在经济学的判别上,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我认为那种快进快出的炒房,显然可以认为是泡沫。过去还主要是行政手段为主“治标不治本”地压制泡沫,“打摆子”式调控中,泡沫容易生成,又以社会代价较大方式事后去做消化。

  

在这些基本的认识之上,我们谈谈出路。往前看,在制度这方面,中央所说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是一定要把土地制度的改革,住房双轨统筹的改革,投融资制度的改革和税收的改革合在一起,至少这4个方面的改革都不可回避。我们会议主办方说这个论坛的主题中,有个地产转型,我觉得对这个转型大家要意识到,在高质量提供多样化的有效供给(涉及各种类型的不动产)过程中,我们要跟踪中央推进配套改革,这几个方面的改革进度如何,这是关系到以后所谓长效机制的功能作用和房地产业界的健康程度的。在我们的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已经有一些动作,未来还要进一步探讨。住房的双轨统筹在保障轨上如果做得好的话,人们未来会慢慢认识到房价绝对不是楼市最关键的集中代表性的指标,因为在重庆已是1/3到40%的住房,由市场并不起决定作用的保障房提供出来。深圳提出这个保障轨上要提供到60%,占一大半儿了,还有人说可能还要进一步学习新加坡,可以高达80%由保障轨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我不认为中国从面上来说能高到80%,我也不认为深圳的60%可以套到其他地方去,但是设想一下以后如果中国的中心区域1/3以上的“住有所居”问题,靠保障轨解决了,那么剩下的,是有支付能力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相对从容地在一般商品房和中高端商品房的领域里,行使消费者主权去挑选购买对象的问题。那时房价哪有现在的杀伤力?(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