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小菜头的大世界(2)
时间:2019-04-16 04: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原因之一是,健康生活要求减少盐的摄入量,而榨菜(哪怕是低盐风格的榨菜)含盐量比较高是无法规避的事实。之二是,散装和弱小企业总是最先在竞争中淘汰,留下的企业,总是各有各的竞争优势,实力会相对更强。 正如数据显示,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已经接近70%,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超过85%,这些企业大多长期坚持深耕某局部市场,建立相对牢固的根据地市场和消费者认知。 比如涪陵榨菜的优势市场是华南和华东,主要是广东和江浙沪的一二线城市。而鱼泉榨菜长期深耕成都和北京,在这两地占据一定的优势;六必居是北京老字号,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有着良好的声誉…… 从这样的对手口中夺食,难度显而易见会高于以前。实际上,即便是高速增长的过去五年——营业收入从2013年年末的8.4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14亿元,净利润从2013年年末的1.4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62亿元,公司榨菜销售量增幅也就是4.3%左右。2013年销售量10.44万吨,2018年销售总量14.44万吨,去掉其中包含的2015年收购惠通带来约1.2万吨泡菜销售量,年化增幅约4.87%。 如果考虑到其中还有其他开胃菜的销售量较高的增速,主力榨菜产品销售量增幅也就略高于4.3%。这种增长,还是在公司2015年推出的脆口榨菜新品大获成功的前提下获得的。 未来的三种可能出路 如果增量很难,涪陵榨菜的未来在哪里?目前看,出路有三:其一是榨菜继续提价,其二是泡菜带来增量,其三是收购推动增长。 先说提价。公司产品提价的花样主要有三种,一是增加每包克重,同时提价,削弱消费者对涨价的反感。这种手法运用主要有两次,一次在2008年,主力产品从70g包装提升为100g包装,同时零售价格从0.5元提升为1元;第二次是2016年7月,主力产品从原来的60g和70g,统一提升为88g,零售价格跃升为2元。二是缩水减少单包容量,实现变相提价。2010年,公司将100g包装调整回70g和80g两种规则,价格不变;2013年和2014年,将70g和80g产品分别缩水为60g和70g;2017年11月,将88g和175g脆口产品缩水为80g和150g,价格保持不变。三是直接提价。2017年3月,借着青菜头因气温低而减产的由头(2017年年初青菜头价格上涨约30%,达到约920元/吨),公司宣布对主力产品提价15%-17%;2018年11月,再次宣布提价10%。 在过去十年,公司主力产品年化提价大约10%。由于榨菜单价低,单次消费量不大,所以,消费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无感。从公司财报的存货周转率数据,还是能够感知到提价对产品销售速度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提价,存货周转率显著降低。经过近三年的市场巩固,消费者逐渐适应了新价格后,公司再次提价。但2018年存货周转率下降比较快,已经创出涪陵榨菜上市以来存货周转率的新低。按照历史经验,公司或许至少需要两到三年让消费者逐渐适应和接受新价格。 由此,未来三年里,除2018年11月的提价因素能够反映在2019年财报里,继续实施提价的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量与价的考量,对于未来三年的榨菜业务部分(含开胃菜),采用年均4.5%的增量,以及最多再有一次10%-15%的提价的假设(含增值税下降因素带来的变相提价),可能已经很乐观了。那么,三年后榨菜销量增加约14%,同时价格提升27%,合计带来45%的增长,折合年化13%。这意味着三年后的榨菜业务营业收入,能够从当前的17.6亿元增长为26亿元。 假设增量部分和现有成本一致,提价部分全部转化为税前利润,则增量带来0.9亿元税前利润,提价带来5.4亿元税前利润。合计榨菜业务三年后新增6.3亿元税前利润,按照15%所得税率计算,净利润增长约5.4亿元。 接着看泡菜。公司现有的泡菜产业,主要是2015年收购的位于眉山的四川惠通食业公司(下称“惠通”)。 2015年,惠通营业收入8785万元,净利润222万元。因为10月3日才完成收购并表,所以计入上市公司财报的收入仅有2113万元。2016年惠通营收1.05亿元,增幅不到20%。 目前,惠通拥有泡菜产能2万吨,实际生产销售约1.2万吨,部分产能闲置。2018年泡菜营收1.47亿元,净利润没有单独披露。但惠通2018年总营收2亿元,净利润是2352万元。假设惠通除泡菜以外其他业务(榨菜、开胃菜)合计5300万元营收不赚钱,意味着1.2万吨泡菜净利润上限不会超过2352万元。 涪陵榨菜财报说惠通泡菜是“四川泡菜行业的知名品牌,是中国下饭菜的开创者”、“‘惠通’牌泡菜占有很高的消费者心智,具备较大的持续性竞争优势”,这种说法有误导性。以数据观察,惠通在眉山只能算中小企业。眉山市2018年泡菜销售收入约180亿元,占全国泡菜销售收入1/3以上。惠通泡菜营收在眉山市占比不足1%。在四川省范围内更加不值一提,占比仅约0.3%。四川省2017年泡菜产销量390万吨,产值330亿元。 所以,各类研报提到的泡菜产业有500亿元市场空间,数据没有错。但研报里不提的是,还有另外99.7%的企业一起争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