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几代人攻坚种出重庆最大“摇钱”树(图)(3)

  这项技术很快在长寿东源、奉节铁佛、开县长沙等地果园中得到大面积示范应用。几年后,这些果园的平均亩产达2吨多,晚熟脐橙、血橙、锦橙等品种采收期全部延至3月份以后;大面积越冬落果率由2010年的30%至70%,降至现在的1%至5%;晚熟柑橘果实枯水率由当时的30%,下降到现在的5%以下。

  2017、2018年,原农业部连续两年将《晚熟柑橘保果防落防枯水综合技术》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有效推动了全国晚熟柑橘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仅2016-2018年这3年,该技术在重庆、四川、湖北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达到820.32万亩,3年让晚熟柑橘累计增产200.07万吨,累计增加收益达127.58亿元。

  一波三折不断研究试验后,我市最终确定了14个晚熟柑橘品种,开展大规模种植。重庆晚熟柑橘面积从“十一五”前的不足27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52.2万亩,比例从15%提高到44%。

  “一个品种的成功培育太不容易了!”熊伟说,现在重庆晚熟柑橘最晚可以在7月底采摘,与8月采摘的早熟柑橘实现无缝连接,成为我国首个月月有柑橘成熟的地区。

  就这样,经过几代科研人员历经80余年的研发培育,我市晚熟鲜食柑橘产业规模渐渐发展壮大,并助推全国鲜食晚熟柑橘种植总面积超过400万亩,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相关新闻》》

  一种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助重庆成为全国唯一柑橘非疫区

  重庆是全国唯一的柑橘非疫区,这项荣誉的背后,我市科研工作者功不可没。重庆日报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市农技推广总站与西南大学合作研究建立的我国“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技术体系”,给整个柑橘产业生产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全国果树技术指导组专家、重庆柑橘首席专家、市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熊伟说,对柑橘危害最大的病情,有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等2个检疫性病害和裂皮病、碎叶病、黄脉病等。这些病主要通过种苗传播,染病的果树会长期低产,特别是柑橘黄龙病、溃疡病暂时无药可治,一旦染病只能成片砍掉,才能保护相邻其他果树免遭灭顶之灾。

  通过建立无病毒繁育体系,就能从种苗生产开始阻断病毒传播!

  2003年,熊伟团队和西南大学周常勇团队联合开始对柑橘良种无病毒繁育体系开展研究。经过4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大家终于研究完成了柑橘所有病毒的快速检测技术,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柑橘良种无病毒种源库和全球最大的柑橘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

  这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为重庆成为全国唯一的柑橘非疫区提供了坚强支撑。

  仅此一项,重庆较其他省区,每年柑橘少用农药20次左右,果品质量安全领先全国,平均每亩节约管护成本1000多元,不仅每年为全市橘农节本增收34.5亿元,更让重庆柑橘成为全国唯一农残抽检100%合格的主产省市。目前,我市每年向全国销售2000万株无病毒柑橘苗木,年销售额2亿多元,为有效抵御柑橘黄龙病等疫病对我国柑橘产业的毁灭性打击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项技术于2012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市直辖以来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牵头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本报记者 汤艳娟

(责编:陈易、张祎)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