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难再续命,共享单车涨价求生(2)
时间:2019-04-08 16: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这一价格随后也主导了整个市场的定价走向。此后走出校园的ofo小黄车以及小蓝单车、哈啰单车都采取了这一价格。只不过随着竞争的逐渐激烈,各家平台开始推出各种免费骑车的补贴活动,削弱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 “毛利将近50%,还不包括押金沉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未来蕴含的广告收入”,一家参与摩拜C轮融资的机构这样介绍摩拜的财务模型。 以单车寿命三年,残值150元计算,摩拜单车折旧成本在550元一年;而按一年使用300天,一天4次,一次1元的使用状况计算,一年收入则达1200元;加上摩拜投资人披露的每辆每天0.6元、一年180元的预计运营成本,理论情况下,摩拜盈利似乎不成问题。 然而依据美团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2018年美团点评营收652.27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46.3亿元,同比增长92.3%;全年经营亏损为110.86亿元,同比上升189.7%。其中,财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也贡献亏损45.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去年摩拜为美团创造了2.3%的收入,同时贡献了41%的亏损。 此番共享单车涨价,被认为是补贴大战过后,严重亏损的平台进行的及时止损。重亏之下,涨价成了改善其财务状况的可选通道。 运营粗放低效 单车闲置现象严重 具体来看,共享单车亏损,共分为两个阶段:在扩张阶段,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平台推出各种免费骑车、1元包月、2元包月等优惠活动,这些补贴成为早期亏损的重要原因;经过市场扩张后,目前单车市场已经趋于稳定,此时的亏损,和运营效率不无关系。 4月3日上午9点,燃财经在知春路地铁站外看到,路两侧各摆着数百辆共享单车,有小蓝单车、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等,且前两者数量居多。观察了半个多小时,附近路过的行人很少在此骑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午9点40左右,一辆满载小蓝单车的箱货车又在一处空置的人行道上,摆放了数十辆小蓝单车。
尽管偶尔也会吸引一两名过路行人骑行,但反观旁边延绵上百米的闲置单车,供需失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一名小蓝单车运营人员称,通常从地铁出来的人只骑离地铁口最近的单车,一旦摆放得离地铁口稍远,便很少有人来骑,他们的职责便是把远处的小蓝单车运送到地铁口附近。 通常他们只在上午过来,一上午仅能搬运100多辆车。下午的时间主要用来寻找“沉没”车辆,“车辆超过7天没有人骑,我们就得把车找回来,我们的工资考核就是按找回沉没车辆的数量来定。” 调度车辆的时间仅在上午早高峰期间,而傍晚的晚高峰、中午的用车小高峰都缺少人员调度,单车运营效率便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摩拜单车运营不力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4月3日早上7点半,燃财经在北京海淀区某商业区附近的地铁站看到,骑车赶地铁的行人陆续赶来将车停放在马路一侧的路口拐角处,不一会儿停放的车辆就超过100辆。一名在此维护单车秩序的街道志愿者说,这些车一般都是周围来赶地铁的行人停放的,几乎清一色都是摩拜单车,一早上能停放200多辆。
停放后,中午会有一波小高峰骑走几十辆,期间车辆有停有骑不好统计;到了晚高峰,会再迎来一波骑车潮;晚上九点以后,此处近200辆车将被骑走一空。每天如此周而复始,一辆车一天平均的骑行次数在2-3次。 而在路口的另一侧,不到8点周围投放的摩拜单车便被出站的行人骑行一空。调度的三轮车拉来10余辆车,刚一投放完转眼又空。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