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中南海:探秘中国权力中心(2)

紫光阁是中南海非常重要的殿阁,用于皇帝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还用于陈设功臣画像。


紫光阁是中南海非常重要的殿阁,用于皇帝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还用于陈设功臣画像。

清朝沿用“紫光阁”旧名。康熙年间,每逢八月十五在此召集二旗侍卫大臣比武射箭。比赛后,康熙赏赐优胜者。康熙二十年后,赐金牌和银牌,上刻“旌射”二字,最优者得金牌。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开端吧,紫光阁一直与“武功”、“平定”、“藩邦”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光绪年间的紫光阁陈设档册。


光绪年间的紫光阁陈设档册。

天下粮仓丰泽园

我们常说“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其实在中南海中还有皇家的一亩三分地,这块地方就在丰泽园中。

丰泽园则是首重农桑为立国之本的集中体现,很多皇帝都曾在此挥鞭扶犁,举行演耕。


丰泽园则是首重农桑为立国之本的集中体现,很多皇帝都曾在此挥鞭扶犁,举行演耕。

丰泽园在中海西南侧,为康熙年间所建。这里有稻田数亩,小屋数间,一派田园风光。园后种植树木数十株,颇有乡村野趣,是清代皇帝劝课农桑之所。自康熙、雍正开始,在先农坛亲行耕礼之前,先要在丰泽园后的一亩三分地上举行演耕之礼,一直延续到光绪。所收稻谷,除留作种子外,还要碾成细末,敬献奉先殿和寿皇殿等处,其余交给御膳房。这是封建皇帝首重农桑为立国之本的集中体现。近在皇宫之侧,挥鞭扶犁,举行演耕,这是大内所办不到的。

1910年的海晏堂,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成为他的办公和会客场所,此后更名为居仁堂,他后来在此登基称帝。


1910年的海晏堂,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成为他的办公和会客场所,此后更名为居仁堂,他后来在此登基称帝。

袁世凯像


袁世凯像

在丰泽园内一隅还有春耦斋。两人并耕为耦。春耦斋之名,可见“民本食天”之意。斋之北向有匾,曰“乐民之乐”,其联还有“观稼祈年”之句,其用心不言自明。

圆明园也有一个海晏堂,同为西洋建筑。


圆明园也有一个海晏堂,同为西洋建筑。

御苑开进小火车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是修在中南海之中。李鸿章知道必须让权贵们了解火车的真正作用,所以煞费苦心地将火车铁轨摆进了中南海,直接为慈禧服务。

慈禧对这条宫廷专列很感兴趣。1888年她移居西苑中海,以仪鸾殿为寝宫,勤政殿为议政殿堂,北海镜清斋为传膳、休息之所,差不多每天都要乘坐一趟小火车,往返于仪銮殿和镜清斋之间。慈禧的车厢是黄绸窗帷,宗室、外戚的车厢是红绸窗帷,王公大臣的车厢则是蓝绸窗帷。

由于慈禧迷信风水,害怕机车鸣笛“吼叫”会破坏宫城气脉,所以小火车行驶不用机车牵引,而是“每车以内监四人贯绳曳之”。每次行驶,都有许多太监手执黄缎幡旗在黄帷车前的铁轨两旁,列队导引,也算是铁路史上的一大奇闻。

挪用军费修三海

圆明园被毁后,京城的皇家园林只剩下中南海。年轻的同治帝曾以让两宫太后安享颐年为理由,号令全国捐款重建圆明园。但那时内忧外患未平,全国财政捉襟见肘,因此修园的建议招致了以恭亲王奕忻为首的内阁大臣的全体反对。无可奈何之下“遂定停止园工,修三海而退”。

当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很多英国士兵将抢劫的中南海文物堆放在殿阁屋檐下。


当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很多英国士兵将抢劫的中南海文物堆放在殿阁屋檐下。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