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北京綠化啟動年底市域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4%(2)
时间:2019-04-04 09: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我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剛從新中街籃球場出來。我和同學在夏天的時候,特別喜歡來新中街公園,這裡能看到好多虫子。我們有個選修課題,是關於昆虫的,就是在這兒完成的。” ——倪同學 ■ 解讀 樹種:選擇“長壽”型 “這和城市森林的生態功能有關。”董麗和她的團隊在2005年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規劃植物景觀時,在國內園林界首次踐行了“近自然”理念。 近自然理念強調以原生鄉土樹種為視覺焦點,搭配種植相對低矮的特色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對於市民來說,能夠直觀感受到的,是空氣清新、體感舒適,野生鳥獸和諧共處,隨著季節的變換,植物景觀呈現出開花、結果、葉片變色等戲劇化變幻。 近自然的另一個用意是,通過引種“皮實”的鄉土樹種、長壽樹種,構成近自然化的綠地結構,使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在同一空間內自然演替、和諧共生,最終實現低成本、低廢棄、低維護的綠化方式。 北京城市森林樹種的選擇,論“鄉土”,莫若楊柳榆槐椿。千萬年生長於斯,這些樹木最“了解”北京的水土。論“長壽”,欒樹、銀杏、元寶楓、國槐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的森林中,它們擁有漫長的壽命見証都城的變遷。 綠化:動物也“宜居” 事實上,對綠化的認識,也是從積極種樹向生態服務升級。 記者注意到,除了大面積種樹以外,管護工作也在加強。今年3月中旬,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了《關於網上填報2019年平原生態林養護方案的通知》,在這份工作通知裡,一項名為《北京市平原生態林養護管理系統》網絡版開通試運行了。這是一套數字化、網絡化林木管護方式,直接鎖定養護單位的養護措施及工程量,並按年度養護實施方案自動核算養護資金。后續養護單位也能利用智能手機填報養護日志,動態監管養護進度。 不僅是家附近的口袋公園等特色綠地,構成了北京春景的新看點,“樹上有鳥、林下有草、草間有虫”的生態景象也直接被官方寫進了綠化願景。 實際上,從去年起,北京就史無前例地把小動物們是否“宜居”納入了綠化造林工程的考量,在樹種選擇上,那些能結出美味果實的樹木被成體系引入到森林公園中,比如山楂、海棠、黑棗、桑葚和柿子樹,這些食源類樹種,今后將成為各種鳥獸的“餐廳”。甚至北京綠化者對各類虫子們也開始“溫情脈脈”,除虫藥的噴洒格外謹慎,林地中往年不被待見卻適合昆虫繁衍的雜草也被網開一面。將來的環境將會更加鳥語花香。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玩家自制《鬼泣5》蔡徐坤Mod 社会我坤哥人狠话不多
- 下一篇:百度云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