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演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9)
时间:2019-04-03 17: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毛泽东曾评价:“中国共产党懂得直接准备战争组织军队的重要性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的”即从周恩来开始。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军事部长,中共中央军事部长他成立了中共第一支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扩建为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 朱毛会师后产生了很大矛盾,简单来讲,关键就在于军队指挥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毛泽东主张集权——由一人指挥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带来的队伍,朱德主张分权——分别指挥各自的队伍,相互配合。陈毅从中调和,但陈毅本身更赞同朱德分权配合的方式,陈毅借红四军大会通过批评朱、毛两人,以达成新的团结,他批评毛泽东有七点错误,朱德有三点错误,结果红四军选举,朱、毛两位主帅双双落选,陈毅反而当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 陈毅只得向在上海的中央汇报新四军矛盾并提议:中央如派人,朱、毛都可离开;中央如不能派人,毛可先走,朱可暂留工作。而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就是周恩来,周恩来闻讯不仅没有支持交情深厚且一同赴法勤工俭学的陈毅,以及亲自介绍入党,在南昌起义中的下级——朱德,反而支持了曾反对过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的毛泽东,并指出毛泽东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并专门批评了朱德与陈毅曾因极端民主化,放任群众讨论作战计划,导致湘南失败,认定只有集中指挥军队才能步调一致,行动敏捷。并判定陈毅前委书记职务不是中央委任的,是非法的,恢复毛泽东前委书记一职。陈毅按中央指示起草“九月来信”,成为了古田会议的基础,古田会议也是毛泽东地位稳固的关键。 周恩来坚守原则,一心为党的严谨作风,不仅维护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肯定了他的方向,更是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千古之谜:周恩来快马夜奔彻夜密谈劝毛泽东跟随长征 没有周恩来,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准备转移,当时,打算到湖南去小走一圈,没有人想到会走万里长征。转移之际,毛泽东写信给中央表示想留在瑞金,当时的书记不到30岁的博古看了信后不知如何处理,找周恩来拿主意。 周恩来连夜驰马飞奔寻到毛泽东,关起门来彻夜长谈,当时的谈话没有任何记录,周、毛两人终生也未透露只言片语。据当时的三位警卫员回忆,当天下着滂沱大雨,周恩来全身湿透劝毛泽东跟长征队伍走,虽然想快去快回但是两人一谈就是一夜,中间警卫员进去倒水,两人见有人来又闭口不谈,直到警卫员出去关上门才又继续。 周恩来究竟如何将毛泽东说动呢?自此成了千古之谜。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回瑞金,博古忙问怎么样?周恩来只留一句七个字:“他同意跟着走了。”就是这一夜的谈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毛泽东若不走恐怕就会和留下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瞿秋白等一样牺牲了。 周恩来以这样的非凡组织凝聚力,为共产党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保留了党的力量。 与博古长谈:“老毛懂中国,我们共同辅佐他” 周恩来还有一个贡献,遵义会议鉴于博古同志的错误,要让张闻天同志代替他的领导职位,但博古不想交权称:“交权可不是交三颗印章和文件箱,还要向共产国际报告,共产国际不承认,这个权就交不出去。”。 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定位是共产国际的支部,在程序上博古是有理的。于是,周恩来与博古彻夜长谈,劝博古交权,后来,博古和自己的好朋友潘汉年谈到了交谈内容。 周恩来跟博古说:“你我都是留过洋的,我们对于中国国情不是那么了解,自从我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不行,我们要找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老毛懂中国,他能搞成。 我们共同辅佐老毛。把事情搞成”。“现在我们的最高原则是作战胜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致,我们要将问题提到最高原则上解决。”共产党人在最高原则之前没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第二天,博古交权。张闻天顺利接班。后博古坚决地站在了毛泽东这一边,对于周恩来一席话深信不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90年90个第一:第一次对外海上作战
- 下一篇: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