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梁茂华:越南汉字兴衰史述略(4)

昔商家至盘庚五迁,周室迨成王三徙。岂三代之数君,徇于己私,妄自迁徙,以其图大宅中,为亿万世子孙之计。上谨天命,下因民志,苟有便辄改。故国祚延长,风俗富阜。而丁、黎二家,乃徇己私,忽天命,罔蹈商周之迹,常安厥邑于兹。致世代弗长,算数短促,百姓耗损,万物失宜。朕甚痛之,不得不徙。

        况高王故都大罗城,宅天地区域之中,得龙蟠虎跃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高燥也。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帝王之上都。

         朕欲因此地利,以定厥居,卿等如何?

这一时期,越南汉字、汉语教育和汉文化学习的先后顺序基本与《三字经》所述一致,即小学-四书-五经-诸子-诸史。但亦有其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首先,在幼学启蒙教材方面,他们往往立足本国国情,结合越南语和字喃固有的特点,将《三字经》、《千字文》和《二千字》等汉字启蒙经典改编成汉喃二元一体的教科书。如《三字经演音》、《三字经六八演音》、《三字经解音演歌》、《三千字解音》等。在这些幼学读物中,一般先举汉文字句,并于旁边用字喃进行注释和对译。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句,越南《三字经解音演歌》先于其下用字喃解释为“ 些 生 性 赋本 ”,然后再用字喃对译为“ 生 ,性本 ”。此外,为了在启蒙学习中灌输本国史观,提高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越南人还模仿《三字经》中有关历史内容部分,编撰出反映越南历史发展脉络的汉喃启蒙读物,如《幼学国史五言诗》、《天南四字经》、《初学问津》等。

其次,在教授汉字方面,越南有自己的特殊办法。他们编撰汉喃字并用的《千字文》、《三千字》和《五千字》等幼学识字读物,用以讲解和传授汉字。笔者所收集到的《三千字》不分条目,开门见山罗列汉字,并在旁边注以字喃。例如:“天— ,地—坦,存—群,子—昆,孙— ”。《五千字》则稍有不同。它分为“开说、天文、地理、国君”等三十八条,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除单个汉字之外,亦兼有词组。例如天文条:“月—  ,日—  ,往—戈,来—吏,虹蜺—  ”。在掌握一定程度的汉字之后,古代越南夫子就会要求学徒先背诵经典对联和诗文,然后让学生模仿习作对联和诗歌,最后才要求学生模仿习作文章。经过这几个流程的学习和实践,不少学徒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汉字和汉文化基础。此外,越南人还将一些汉字编成生动形象的俗语或歌谣进行传授。谨略举如下几个列子:越南俗语用“chím chích mà đỗ trên cột, thập trên tứ dưới nhất đề chữ tâm”(柱上鹪鹩,上十下四,一横底心)来形容“德”字;“非”字被形容为“trong ao hai cây cọc, mỗi bên ba con ốc”(池中两根桩,每边三颗螺);“子”字被形容为“liễu đã có ngang”(了字有横);“夫”字则被形容为“chữ thiên trồi đầu”(天字冒头)。古代越南人还编撰汉喃辞书和字典以便国人学习汉字。如后黎朝景兴二十二年所撰(1761)之《指南玉音解义》是至今所发现越南最早的汉喃字典;另一部越南著名的古代汉喃字典则是成书于阮朝成泰八年(1896)的《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前者的特点是,先将汉字和汉语词汇分门别类,而后以字喃进行释义。后者则以越南传统的“六八体演歌”进行编撰,于文中列出汉字和字喃,并解释字义,完全有别于我国历代辞书及字典的编撰体例。

五、法国入侵越南至“八月革命”时期:汉字在越南的衰落及其作为正式通用书写文字地位终结阶段

1858年法军入侵越南岘港,之后逐步控制越南。1885年,越南正式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殖民统治和“西学东渐”的双重历史背景下,越南以汉学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体系日渐衰落,汉字和汉语的使用范围逐步缩小,最终汉字退出了越南通用书写文字的历史大舞台。这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嗣德年间,越南民间私塾教育还相当发达,“每乡有三五所私塾,或在家教,或富豪之家供养塾师,让其子弟和邻近之家的子弟前来学习”。1862年,法国占领南圻东三省后,迫切需要割断中越历史文化的联系,摆脱中国的影响,加强和巩固殖民统治。为达此目的,法国殖民当局的具体措施是,在法式学校中罢黜汉字、汉语和汉学教育,以法语和拉丁国语字取而代之。此举遭到当地民众的强烈抵制。1885年,法国全面掌控越南后,改变了上述做法。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继续维持汉字、汉语和汉文化教育。以下表格反映当时越南法式学校的汉字和汉语教育情况:

1910年越南法式学校汉字教育课时统计表

梁茂华:越南汉字兴衰史述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