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3)
时间:2019-03-28 19: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为什么说这个法门是第一个法门?如果我们细细观察,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根本原理原则,我们就能想通、就能体会到。佛告诉我们,诸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八个字是根本;宇宙间所有一切万事万法的道理,都说尽了。又明白的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解释「唯识所变」。心能现相,相起变化是心的作用;这个心就是识,识心,就是我们讲的念头。我们懂这个原则,佛说念佛,我们就明白,我们就点头。为什么?念佛就作佛,就直截了当。为什么去念阿罗汉证阿罗汉,再念菩萨就成菩萨,最后再念佛成佛,这不是罗嗦吗?拐弯抹角。你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去念佛?而在佛里面,这是世尊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有一切诸佛里阿弥陀第一。念阿弥陀佛就作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何必再念其他的佛。其他的佛跟阿弥陀佛比又要次一等,为什么不直接去念圆圆满满的阿弥陀佛!我们通过这些道理,才肯定念阿弥陀佛是第一。真的明白,真的懂得,心里头念念都是阿弥陀佛,那才是真正念佛人。念佛法门之道,「道共戒」,所有一切戒律统统圆满具足。你不会犯戒、不会破戒是道共戒。得禅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具足圆满戒律、清净戒律。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所以在这个法门里面,佛教导我们至心称名、念诵;念诵就是读诵大乘。在读诵大乘经里面,是以《无量寿经》为第一,我们在讲解的时候跟大家分析过。这个分析我们没有能力,隋唐时代的古大德跟我们讲的,一切经最后都归《华严》,《华严》归《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归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十八愿。现在有人提倡本愿念佛,本愿里面特别著重在第十八愿。完全依照十八愿念佛,能不能往生?果然遵照,决定得生!只是提倡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可以不要守戒律,可以胡作妄为、可以造作罪业,到临终的时候念佛还能往生。这话说得没错,临终你有把握念佛吗?你仔细观察一些临终的人头脑能清楚吗?如果临终的时候是糊里糊涂的,别人帮他念,他也听不进去。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佛号听不进去,甚至於听了佛号生烦恼;我亲自见过这种人,一生念佛到临命终时不念佛,贪生怕死,不能放下。本愿在理上讲没有问题,在事上讲,难,太难太难!那是怎么样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清楚。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极,为我们分析得很清楚、很详明,劝勉我们不可以存侥幸之心,一定要脚踏实地、认真努力的修学,临终才有把握。侥幸的人,最后一定落空。所以提倡本愿,舍弃戒行,这是走险道。这些论调表面看好像是有道理,佛在经上是这么说的,你细细分析没有道理,是他把佛的意思完全错解、曲解了,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 佛在这个经里面告诉我们,地藏菩萨在过去无始劫以来,以无量无边的化身放光说法,普度众生,常住幽冥法界。幽冥法界怎样讲法?我们怎么学习?我们是不是要钻到地狱里去?一定要懂得经文里头字字句句表法的义趣。幽冥法界意思就是讲我们放低姿势,为善不需要让人知道,不需要去表扬,这个就是幽冥法界。默默的去做,认真努力去做,舍离一切名闻利养,就是在幽冥法界,成就自己真实功德,念念之中利益六道众生。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说,我们与诸佛菩萨的关系、我们与六道众生的关系,凡夫无知,真正是所谓弱肉强食,残害一切众生。这些众生也都是凡夫,也都是迷惑颠倒。迷惑颠倒,报复的心就不会消灭,你伤害它,它那个怨恨之心永远含藏在阿赖耶识里头,遇到它有机会怎能不报复!这种报复就是今天世界上的灾难,大灾难!佛在经上讲刀兵劫。往后的刀兵劫就是核子战争。 刀兵劫的因是什么?食众生肉。佛说得很清楚,要想免除世间的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个刀兵劫才能够化解。年轻的时候无知,不吃它,也杀害它。蚂蚁,我们看到很多人,自己也造过这个罪业。蚂蚁爬到家来,讨厌,烧一锅开水一下就把它烫死。我们看到许多人这样做,我们也曾经做过,对这些小动物任意的杀害。以前不知道,这才晓得自己犯下了重大的过错。佛教我们「发露忏悔」,我们今天明白了,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认真修行,每一天念诵、供养、修学一切功德,回向这些冤亲债主。这个功德我们自己不敢享受,希望把这些冤结统统化解,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否则的话,常常说到业障现前,业障怎么会不现前?这些被你伤害的众生,如何能够轻易饶过你?不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