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吴刚:把自己藏在角色背后

时尚
时尚
2021-01-18 04:49
来源:互联网

  封面会客厅
  演员吴刚:把自己藏在角色背后

  1991年,央视的元旦晚会有一个小品《换大米》笑果十足,让郭达一夜爆红。可能许多观众不曾注意到,当时那个穿着粉色毛衣、用美声演唱《换大米》的“奶油小生”,时隔26年,变成了《人民的名义》里雷厉风行的“达康书记”。
  2021年1月10日,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路演收官之站来到成都,导演尹力携主演吴刚、吴彦姝分享了影片台前幕后的故事,现场包饺子重温家的味道。身着黑色长款大衣、戴着蓝色围巾的吴刚甫一亮相,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影迷高喊“达康书记”,他用谦和的微笑回礼。
  路演活动结束之后,吴刚在现场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是如何塑造一个编剧的中年危机,以及他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在路演和采访的过程中,吴刚呈现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多面体:他不仅仅是一个对表演怀着虔诚之心、不惜自毁形象的演员,是一个尊敬前辈、照顾影迷的公众人物,还是一个会熟练包饺子、每天都要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的儿子。

自毁形象
他演活了中年的一地鸡毛

  无论是《人民的名义》里那个走路带风、说一不二的达康书记,《夺冠》里循循善诱的中国女排奠基人,还是《妈阁是座城》里那个痴迷赌博的富商段凯文,《庆余年》里那个暗藏心机、眼神凌厉的陈萍萍,吴刚都能精准地把握住角色的特质,令人信服。
  他是一个有信念感的演员。尽管自从“达康书记”火了之后,他圈粉无数,是老戏骨里少有的“流量担当”,但他没有偶像包袱,为演好角色不惜扮丑,自毁形象。
  《没有过不去的年》是吴刚和导演尹力自《铁人》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吴刚坦言,尹力导演对于如何塑造一个角色“太有招了”。2009年拍摄《铁人》的时候,吴刚到了剧组,先打上一层底胶,再涂黑,拿手一点点搓开,而且把整个牙齿化黄了、牙缝化黑了,一个石油工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他也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鸡奖影帝。
  时隔11年再度合作,吴刚颠覆了以往塑造的一身浩然正气的形象,戴上牙套,重塑下颌,演活了一个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生活一地鸡毛的编剧。
  这个说话有点口齿不清、略带乡音的中年人,用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稿费供养远在美国的妻儿,在咖啡和安眠药的陪伴下晨昏颠倒赶剧本,给富商写自传换取丰厚的润笔费,他被生活裹挟着奔跑,却令身边所有的亲人都不太满意。这个接地气、有点丧的编剧,像极了人到中年、疲于奔命的我们。

不做导师
他自谦是一个影视新人

  如今,考验演技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观众喜欢在弹幕里吐槽某个演员“整段垮掉,尴尬得用脚趾头抠出两室一厅”,也喜欢看敢说真话的老戏骨、大导演们的犀利点评。
  演技在线、自带流量的吴刚,作为一名老戏骨,曾经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那么他未来是否会参加演员类的综艺节目并出任导师呢?吴刚谦虚地否认,自己并不算老戏骨:“我是一个影视新人,还要继续努力。导师这事儿太大了,我还没有到(能够)指导别人、评判别人的程度,谈不上做导师,我还是继续努力,把自己做好。”
  自从1991年登上央视的舞台,30年间,吴刚在话剧、电影、电视剧等领域游刃有余,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等颇具含金量的大奖拿到手软。
  有的演员长了一张“电影脸”,出演电视剧就可能“水土不服”,吴刚打破了这个魔咒。在他看来,大银幕和小荧幕是形式的问题,无论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演员站在舞台上的初心不变。“人们常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大众的文化。对于演员而言,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根基,要塑造一个形象饱满的人物才能打动观众。”
  凭借一个角色一炮而红,并且让观众念念不忘,这对于演员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头顶角色的光环,一辈子难以突破,演什么都像那一个角色;也有人千锤百炼,把自己打破了、揉碎在角色里,有一张“剧抛脸”。
  吴刚属于后者。尽管有的观众见到他,脱口而出“达康书记”“陈萍萍”,他依然希望,1月15日《没有过不去的年》上映之后,大家改叫他“王自亮”。他沉思了片刻,语重心长:“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演员追求的目标,把自己藏在角色的背后,让观众记住角色,忘却演员。”

母子情深
他每天给妈妈打电话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妈妈      铁人      吴刚      王自亮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