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时尚
时尚
2019-08-11 14:45
来源:互联网

  新华社天津8月10日电题: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新华社记者王明浩、刘元旭、邵香云、毛振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1)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天津海河夜景(7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一条河的过往,一座城的变迁。

  蜿蜒流霞的海河见证了城市沧桑,也倒映着天津巨变。

  每当踏上海河上游的金汤桥,92岁“老兵”刘贵臣,看着两岸旧貌换新颜,思绪总会回到70年前。

  1949年1月15日,刘贵臣和战友们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宣告天津正式解放。“那时候,海河两岸都是倒塌损毁的建筑,破旧不堪,现在好似换了人间。”刘贵臣感慨道。

  水拍河岸,潮起潮落。70年来,天津城乡面貌、百姓生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华夏第一屏”到“全球首台E级超算原型机” 发展质量成色更足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2)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一台“北京牌”老式电视机摆放在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陈列室里(6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一台“北京牌”老式电视机此刻静静摆放在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陈列室的最显眼处。

  “这是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第10个年头,才由我们研制成功,被誉为‘华夏第一屏’。”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国军颇为感慨。

  时光流转,尽管早已不再生产电视机,但七一二公司在专用通信领域继续扮演着领跑者角色,自主研制的无线通信设备广泛应用到“复兴号”高铁上……

  从实现国产电视“零的突破”,到助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七一二公司是中国制造由弱到强的一个侧影。

  70年来,曾经创造出“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块手表”“第一架照相机”等若干“新中国第一”的天津,从未停下创新步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3)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员工在生产车间的操作台前组装手表(6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海翼”号深海滑翔机量产地。

  “‘海翼’号是全球下潜超过7000米次数最多的,也是唯一能长时间连续稳定工作的深渊级滑翔机,在海洋科技史上写下数个世界‘首次’。”公司总经理魏建仓难掩自豪。

  如今,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正加速从传统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转型。

  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人脸融合识别产品、国内首款电动大载重无人机平台、国内首款64核通用处理器、全球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全球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原型机……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相继问世,让天津“智”造的名片越来越亮。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4)海河两岸尽朝晖——看津沽大地70年巨变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1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4月举行的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活动上,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致辞时说,天津投资环境优越、富有创新活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天津智港”正向我们走来。

  不仅仅是“高端制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也成为引领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天,天津港对外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3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停靠,年吞吐量从70年前的不足百万吨增长到超过5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

  因港而立、借港而兴,天津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自贸试验区等多种形态的开放“窗口”,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5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95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49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新闻图片      专题      天津      全市      党建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