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共建美丽宜居健康家园(2)
时间:2019-02-27 15: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以前,家门口路不平、灯不亮,晚上出去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跌倒。现在进行了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街头巷尾满眼绿意,看着就让人舒服。”家住水陆院附近的张大妈是城市道路蜕变的见证者之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市立足“双百”大市区建设,不断加大道路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全力完善城市配套。国道207线晋城市过境段改线工程正式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城市西北片区景西路、书院街、晋春街、道西路和电厂路建成通车,道路梗阻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东北片区太岳街、文博路两条主干道陆续通车,极大缓解了北部交通压力,拉大了城市框架;东南片区塔东街、祥云街、山门街相继建成,道路微循环路网逐步完善;西南“四纵一横”通道工程打通了金匠新区的进出通道;泽州路、凤台街、黄华街等主要街道的路面重新铺装、人行道修缮、花池围堰增高工程全面竣工。同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先后实施了西马匠、西昌匠、北岩、苗匠、东后河城改二期,中后河、古书院、中原街、金华、时家岭社区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 市政道路的建设,为市民出行开了“绿灯”;大力开展环保绿化,则让城市有了清洁舒适的环境。我市集中开展蓝天保卫战,突出抓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四个关键环节,坚决处置866家“散乱污”企业,对2247台燃煤锅炉实施改造、淘汰和清洁替代,划定建设41平方公里禁煤区,对11.26万户居民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加大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力度,在主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坚持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全面完成市区10条黑臭水体等一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对80个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评估和监控。实施了龙湾公园、城东水系、时家岭公园、丹河水城、东南新区带状公园建设工程、东河源头游园完善工程、西入口绿化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市区绿地面积达到2.5万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全民参与 再掀创建高潮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创建的主体。广大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正是巩固创卫成果不竭的力量源泉,也是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清洁环境,保障健康。”“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在城区各单位、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这样的复审迎检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各公交车、出租车上每天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媒体开设了《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专栏,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宣传文明、卫生新风尚、新典型,营造出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浓厚氛围。 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过程中,处处闪现着普通干部群众的身影。 连日来,城区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党员骨干及志愿者们全员上阵,积极对辖区重点场所、主干道沿线、内街内巷、居民楼和商铺等多处进行巡查,对发现的垃圾点和卫生死角采取零容忍,看到一处清理一处,分别用水喷、铲刮、手撕等方式展开清理行动,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我是党员我带头”!在城区泰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志愿环保宣传活动中,党员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佩戴党徽,深入居民家中和临街商铺讲解卫生知识,让大家认识到日常生活陋习给环境以及自身带来的危害,进而提升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公交志愿者们都会身穿绿马甲走上街头,开展“清洗公交站牌候车亭,擦亮晋城城市窗口”活动,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拿着工具,弯下腰,踮起脚,用力擦拭着玻璃和金属边框的尘垢。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市区250多个公交站牌候车亭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万苑社区居民刘女士说,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卫生整洁了,心里看着就舒服,以后我们自己要继续保持,为晋城创卫复审增添一份力量。 “作为普通市民,自己虽出力不多,但可以管住嘴不随地吐痰、管住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腿不闯红灯。这就是对‘国卫’复审的支持。”市民小赵说。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孙伊涵乘风破浪中车震剧照,孙伊涵真实身高多少
- 下一篇:海勃湾区积极打造清洁健康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