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资源库(2)
时间:2019-02-27 07: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包括以下三个方向:(1)生物水相催化转化理论基础研究,(2)生物质热解、气化及发电,(3)生物质全组分高效转与利用。 具体包括:生物质水相催化制备航空燃油、汽油柴油等烷烃类燃料,沼气、热解气、生物质制氢,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生物油制备、提质与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化新工艺、合成气制备技术、生物质分布式发电及热电联供技术,木质素高效液化、木质素催化降解制芳烃和烯烃等。 研究领域: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1)“生物质水相催化转化理论及方法”,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广东省“南粤创新奖”(个人),2017年。 (3)“农业废弃物气化燃烧能源化利用技术及装置”,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及其应用”,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5)“固体废弃物能源利用研究”,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6)“Cellulose Aviation Fuel Technology”,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 (7)2010年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8)“Biomass Gasific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200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 (9)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10)201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代表论著:
(1) 马隆龙等,生物航空燃油,科学出版社,2017。 (2) 贾敬敦、马隆龙、蒋丹平、葛毅强,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 贾敬敦、孙晓明、马隆龙等,农业前沿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 马隆龙、王铁军、吴创之、袁振宏,木质纤维素化工技术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 (5) 吴创之、马隆龙、赵黛青、周肇秋:生物质发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分析,GoC/ World Bank /GEF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项目”。2005 (6) 袁振宏、吴创之、马隆龙,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吴创之、马隆龙,生物质现代化利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8) 马隆龙、吴创之、孙立,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9) 马隆龙、秸秆气化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近5年发表论文: |
- 上一篇:“钢铁侠”发夏洛克表情 为《大侦探福尔摩斯3》准备?
- 下一篇:オペラ「遠い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