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指令主要是加强本地实力,要注意维持治安度,治安度高人口增加、商人到访、内乱也不会发生,开发等工作都会降低治安度。每年1月增加人口,所以年末要赶快搞好治安。买卖军粮、提高技术、生产装备、补修等工作,可加强军备以利作战。
出阵
这是当太守最大的好处,可以自由打仗,藉此获取名声功绩,左右本国的发展。由于没有人事权,所以从征兵到出阵最好迅速完成,以免部下被调走打乱整个计划。出阵部队中如果不设参军就无法在作战中使用策略。具体战斗心得,我后面会讲到。
计略 本作只有四项,
作敌:使他势力武将成为卧底,在战场上反正。
流言:散布流言蜚语,降低对象都市治安、武将忠诚度。
埋伏:在他势力武将部队中布置暗探,战斗中使其混乱。
破坏:降低他势力都市的防御度。
独立和寝反 太守造反比较容易,只是要注意若部下都不跟随,你是否能挡的住
老东家的进攻,很有挑战性的不妨试试。
军师
三国中有许多有名的军师,象诸葛亮那样发挥王佐之才成就主公霸业,可能是不少朋友的选择。军师的权力很大,又不用关心一些琐碎小事,可以说是三国7中最舒服的角色了。要保住军师地位,就要努力提高智力,不然若有智力高于你的武将加入就不妙了。
发言力
军师的提案大多不会被君主拒绝,因此发言力是唯一的制约因素。每次提案大约费100点发言力。发言力的初始值根据能力、功绩、名声来订,功绩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使发言力小有增长。节省发言力最好的方法是不用事必躬亲,内政之类的事电脑控制的君主、太守会做的。另外正确回答君主、太守的提问是增加发言力的途径,这些提问一般是从三名武将中选出能力最合适的,平常注意一下手下的能力再加上些三国历史知识,
不难答对。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关联性,比如登用是看魅力,短气是性子急之意,里切就是背叛根据忠诚度判断,义理是武将的义气关系到相性。
城市连接
如果你所在都市与君主所在都市间道路被它国割断,即不处于连结状态,则不能提案,这要十分注意。同样君主等也不能下命令给孤立都市。
反乱
统一直前取而代之或令起炉灶再开战事,都需要反乱。军师的权利较大,只需让反乱都市部将都没兵就可轻易成功了。另外可故意令君主去打仗送死,君主死后若没有亲属,则由功绩较高的五个人推举继承人,若你的功绩名声在势力内前几名再与那几位事先搞好关系,就可体面的继位了。
君主
与我们在以前的三国系列中玩法相似,要负责一切大小事宜,这次又加上了个人管理。不过可以通过委任太守的方式,
减轻负担。本作的通关画面,将显示你王国的将来,如果一味穷兵黩武,最后你的国家不是被篡夺就是被外族践踏,子孙全灭。
所以当君主还要认真搞好各地建设,提高民掌握和部下忠诚度。成为君主的路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反乱,独立,继承外,
还可下野后在空白都市旗扬。
任免
君主的专有命令。由于自身行动力有限,不能事必躬亲,活用配下的能力十分重要。军师自然要选智力最高的,助言的准确率高。各项能力出色且忠诚度高的任命为太守,评定委任方针可以省些事。不过要注意任命了太守,象援军编成等任务就要由他处理不能干涉了。提高俸禄,授予宝物可使武将更忠诚,赐予武力或智力高的将领将军称号,提高他们的计略值,以他们为战斗主力。在即将统一前解雇一些不忠的武将,有利于得到好的结局。另外有个增加忠诚度的秘诀,将太守移到君主所在都市,太守自动解任而忠诚度不减,再任命他为太守增忠诚度,如此反复就可免费加忠诚度了!另外从军师转任太守也不减忠诚度,再任命为军师忠诚度又可增加。
官位
官位高了,名声增加,而且可以任命更多的将军。通过外交里的朝廷指令向皇帝献金,提高贡献度,朝廷贡献度达到一定程度,会有使臣来提出一个要求(要钱要粮),答应后获得更高官位,使臣的智力越高效果约好。不过从朝廷那里最高当到丞相。王和公要看自己的实力,每年1月有可能手下会提议你称王,名称有你所在地域订,如在北海就是齐王。
拥有35都市上支配之君主(拥有玉玺者只需30都市以上)有可能遇到称帝事件。
人才
初期攻略时可搜索登用人才;事先与要攻略都市的武将提高亲密度有利于他们被俘时归顺;消灭一国后散失的武将不容易马上登录。另外还有相性的因素,如曹操在许昌,孙策在吴就会有许多史实部下可登用。
战争
发动战争消耗的行动力较多,特别是自己参战时。所以不妨让部份部队从另一都市出击,然后自己以援军身份参战,这样就不费机动力了。不过援军部队最多五名武将,而且若出阵都市有太守,你就不能控制全军了。
忠诚度和亲密度
在上级模式时这两项变成隐含的,不在情报表中显示数值。不过它们的排序功能还在,根据先后顺序就可估到大概数值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