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陈立农: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说了算(2)

  实际上,陈立农比同龄人更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九岁那年,单纯喜欢唱歌的他,参加了学校星光大道的比赛。那时他只有小学三年级,拿到了比赛的第三名,而前两名都是六年级的同学,“我觉得我自己好棒!比我厉害的都是哥哥姐姐。”他在音乐上建立了浓厚的兴趣与自信。

  直到2018年那个冬天,陈立农的生活被一档名为《偶像练习生》的节目所颠覆。那年他18岁。众所皆知的是,陈立农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男子团体Nine Percent,这对他而言是奇迹。他原本以为自己的18岁,只是一个可以考驾照的年纪而已。当兴趣成了职业,他曾以为自己是幸运的小朋友且乐在其中,但新鲜感过后,没有方向感的疲惫接踵而至。

  堆积如山的通告,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工作;除了音乐,还要应对广告、商演、综艺……那时他脑子里唯一想的事就是“冲”,尽力去完成所有的工作。刚出道时,他去过不少城市演出,但脑海中能记起的,只有不同机场扑面而来的温差感。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就像小朋友放学想要出去玩,但必须写作业一样,“你知道你该做和你想去做,这是两回事。”

  时隔两年,陈立农想起18岁的自己,如今冲劲没有变,但是多了些思考。他不会再因为别人说,陈立农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一味地去拼命。他学会制定目标,选择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工作,在他看来,工作“要靠头脑”,正确的选择远比白白努力更重要。他也会给自己计划假期,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全力地奔向生活。

  “谁不想要舒适地躺在床上睡懒觉,我也想,但是我要求自己不可以睡太多懒觉。”他突然笑着哼起《格格不入》的旋律,“成为你们理想的我不犹豫,却心疼起这格格不入的自己。”

  与不完美和解

  “当艺人总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不能迎合别人做改变”

  在电影《赤狐书生》中,书生王子进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生性天真善良,在纷繁乱世之中,他仍一腔孤勇地认定自己相信的事,甚至甘愿为之付出生命。在制片人江志强看来,陈立农很符合王子进的形象,可爱善良,是很阳光的小朋友。

  “我很容易相信一个人,王子进也是。”从小到大,身边的大人总会提醒陈立农,不要轻易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要随时拥有危机意识。但直到目前,他好像还没有想过打破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因为还没有踢到‘铁板’,可能踢完之后我就会有巨大的改变。”他笑着调侃。

  天真纯粹,是复杂世界中只有孩子才具备的天性。陈立农似乎得到眷顾,拥有了更长时间。但这也让他更直面来自偶像光环的挤压。比如,在《偶像练习生》中独具感染力的微笑,不加修饰的呆萌,让他获得了与生俱来的观众缘,也遭受网络语境的恶语相向。他天生是很爱笑的人,但节目播出后却有人说“假”,说他是演出来的。他开始怀疑,笑,是不是不对。他很想取悦更多人,每次表演,每次面对镜头,总担心自己出错。

  他自己也有被吓到,生活中挺爱讲话的一个人,节目里竟然表现得那么腼腆羞涩,甚至把紧张写在脸上。他反思过局促的来源——当他在陌生环境下,的确会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当然,你越长大,你自己会有包袱,你会觉得我是一个大人,我不应该瑟瑟发抖。但这个东西是最自然的(表现),大家却感觉你是装出来的。觉得很可惜。”

  陈立农很羡慕大大咧咧的艺人,他也希望不在乎太多事情,只要自己没做错就可以。但几乎每天都有无数个想法在他脑海里乱转,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令他产生细腻的联想。有时一些没有关联的事,他都会联系在一起,突然冒出来一些“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人生真理的思考。

  “刚入圈时,有太多不懂、不理解的事情,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你还很客气很礼貌。后来我会发现,这件事也讲‘平衡’,比如别人说我表现不好,以前我可能会闷声不吭,完全接受,但现在我有自己的分辩。当艺人总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不能迎合别人做改变。”无法满足所有人,陈立农还在学习与“不完美”和解。

  20岁成为大人后,陈立农依旧很少遥望。他比较务实,不愿好高骛远。如果非说有什么愿望,他希望成为“超级英雄”,改变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他坚定地说着一个20岁男孩最纯粹的理想,“现在网络太可怕了,有很多理智的朋友,但也有一些人不是很理解这个东西,就像一首歌叫《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希望大家更温暖一点,都充满美好和善意。

  【青春对话】

  新京报:请用一个颜色形容你的20岁,并解释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