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腔】对话陈佩斯:到央视不是回来,是来到(2)
时间:2020-11-07 21: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有人说,看陈佩斯的小品,一定要看画面,不能光听台词。他擅于用夸张丰富的肢体动作,搭配生动形象的表情和语言,塑造一个又一个滑稽十足的喜剧角色。 比如小品《胡椒面》,陈佩斯在表演吃馄饨时,面前明明是一个空碗,但他却先后演出了烫手、一口吞下热馄饨又吐到碗里、连吹带吸溜的真实感。 但是近年来,小品开始往语言类节目上发展,比起表演本身,小品里的段子更容易出圈。 对于这样的现状,陈佩斯有些无奈。这也和他最早研究的小品背道而驰。 图片来源:陈佩斯小品《胡椒面》视频截图 “我们开始摸索的时候,更多注重表演和喜剧构成的方法。但是后来由于电视的参与,它的传播速度过于快过于广,就破坏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打破了基本规律以后,艺术肯定要走偏,这是必然的。” 在陈佩斯看来,喜剧表演依赖于语言,是喜剧艺人的无奈,也是在被生活和科技强迫之下不得已的转变。 “所以现在我更希望艺术能回到本身,回到艺术的本体。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艺术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对待它?这不仅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纯粹的喜剧人生 陈佩斯很爱看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虽然他曾在很多作品里饰演带有小聪明的小人物,但生活中的陈佩斯却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这些年他一直在整理自己的喜剧理论。有人担心他过分投入会否感到孤独,但陈佩斯却沉浸其中,他说自己一想到可以通过书本和历史上的人交流,就觉得无比兴奋。 陈佩斯小品《吃面条》截图 “我是挺无聊的一个人。我没什么别的闲杂事儿,我就演戏这一条道,我吃饭得靠它,所以就自然地去演戏,自然地去创作。” 2014年,陈佩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的演艺黄金期还没来,如今他依旧认为“还没开始”。他说自己从不追求名利,只想好好做一个艺人,演好每一场演出,把喜剧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其他事根本不在乎。 虽然在陈佩斯眼里,喜剧表演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灵魂,但他认为这并非难事,无非就是“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像数学公式一样有规律可依,“并不是像我们过去想的高不可攀,甚至不可说。不是,它和哲学不同,它是艺术,也是技术。” 但陈佩斯也承认,这并非人人都能学会并掌握。对于短视频里那些逗人发笑的段子,陈佩斯觉得多少有些偶然性。 “我在这行吃这碗饭40多年了,这种碰上的因素和主动利用规律去创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不同。”(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