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全球最大开源操作系统前世今生:一个书呆子让微软头疼(3)

  开发到文件系统驱动环节时,由于感觉太费劲,林纳斯差点放弃。但他发现,放弃操作系统开发,生活又将进入无趣状态,大学课程没什么挑战,唯一的课外活动是每周三晚上的频谱俱乐部派对,由于没女伴,派对显得比较无聊。

  还是写操作系统有点意思。

  于是,Linux系统的开发又继续进行。

全球最大开源操作系统前世今生:一个书呆子让微软头疼

  功成名就之后,林纳斯终于了却了老妈的心病,找了一个很猛的女朋友并结婚:6届芬兰空手道冠军。

  1991年9月17日,林纳斯将Linux系统0.01版本上传到FTP,源代码大概有1万行(现在超过1000万行)。

  由于当时的电脑内存有限,如果运行的程序大于内存,很容易导致电脑崩溃,而Linux系统拥有分页到磁盘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第一炮就炸了个不小的动静,让许多Minix的用户转投Linux阵营,这也导致双方爆发了微内核和宏内核的口水战。

  经过全球黑客的共同努力,1994年3月14日,Linux系统1.0版本在林纳斯的母校赫尔辛基大学发布,此时它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7万行,用户超过10万。

  相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Windows,Linux完全免费,完全兼容POSIX1.0标准,意味着可以通过模拟器运行DOS、Windows程序,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比当时的Windows强),同时具备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鲜明的特色赋予了Linux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在Windows开始独霸全球操作系统时,仍能撕开一条口子。

  更重要的是,由于Linux支持多种平台,可以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在跨平台适应性上,甩了Windows好几条街,这也为安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简单说,Windows相当于英特尔的CPU,Linux则相当于ARM的芯片。

  微软感到头疼

  Linux系统1.0发布一年后,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95发布,从此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开始同台PK。虽然一直到现在,无论个人电脑还是服务器领域,Windows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Linux系统也让微软不敢忽视,始终是让它头疼的力量。

  1998年10月,微软在法国发布了反对Linux系统的公开信,算是正式确认了双方的竞争关系。

  Linux系统能从北欧一隅之地崛起,迅速成长为抗衡微软的一支力量,和林纳斯恬淡的处事风格有关。

  和盖茨16岁创办公司(虽然失败了)就以赚钱为目的不同,林纳斯开发Linux系统则是为了好玩,没有商业目的,软件雏形刚出来,就放到网上,和全球的黑客一起完善修改。起步即开源引来了全球优秀程序员,他们帮林纳斯节省了庞大的操作系统开发费用,也积累了最初的传播口碑,塑造了技术领先的形象。

Win95的发布,一举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

Win95的发布,一举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

  另外,时运也是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AT&T和伯克利大学的官司,使得当时各公司和机构应用的Unix系统面临侵权的风险,大家急需一款新的操作系统应急,而基于Unix的Linux系统既节省了部署成本,又拥有技术优势,于是这场官司导致的市场空白,迅速被Linux系统吃进。

  1998年是个重要转折点。

  此前,Linux系统的用户主要是软件爱好者,鲜有大公司,此后,Sun、IBM、英孚美软件(Informix)、甲骨文(Oracle)等公司相继加入Linux阵营。同时基于Linux的谷歌搜索引擎上线。Linux系统四面开花,当年占据17%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Linux系统爆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说把Windows秒的渣渣都不剩。微软为手机开发的6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每一个最后都失败了,而基于Linux内核的安卓却成为一代霸主。

  为何两款系统会冰火两重天?

  主要是因为微软擅长开发桌面操作系统,这种优势像基因一样深植于公司内部,但智能手机市场和个人电脑市场截然不同,Windows的闭源使微软无法引入基因不同的开发团队,结果就是Windows Phone的各个版本几乎都是MINI版Windows,典型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