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心动的信号》第二季 为什么能频上虎扑热搜?(2)

我们习惯于看到女性观众对综艺节目的各种评论,这次打开虎扑,反而发现一档节目最应该具备的特质,便是人们的“感同身受”,比如他们喜欢看情侣日常的冲突矛盾、“三角关系”中可能的醋意,甚至某一个微笑、某一首歌……这些都能让男性观众产生更多的话题参与感。

“一半是友情,一半是爱情。”当第二现场的“心动侦探”郑恺在节目中哼起这首经典歌曲《左右为难》时,杜海涛也毫无违和地加入了合唱:“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其他的“心动侦探”们纷纷开玩笑道,“你们老了。”这听起来虽然只是是一句打趣,但却在虎扑引起了一波“叹老潮”

这一期节目播完后,有人发起“观心动的信号有感,JRS(“家人们”:虎扑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称呼)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和00后、10后有代沟的?”应者众多,一档恋爱社交推理真人秀,也衍生出更多社会话题的讨论,它开拓的想象空间,也让节目在“恋爱”之外有了更多元的表达。

所以不要疑惑或埋怨,谁说男性跟综艺节目绝缘?关键是如何找到打动他们的点。

以男性视角来审视,《心动的信号》第二季里素人嘉宾们各有不同的关注点,他们一方面喜欢“大师兄”赵琦君,觉得他很真实、直爽;另一方面也喜欢“心动侦探”杨超越、素人女嘉宾杨凯雯等,觉得她们可爱、率真。

因为每个人物真实而独特的个性,让节目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在现实中被真实投影——只要是个“社会人”,谁不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影子?

在豆瓣上,节目的男性用户整体评分高于女性用户,通过一些评论也能看到,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谁和谁配对是否成功,而是一些更具普遍意义的话题。比如“996”工作影响谈恋爱吗?如何让年龄不再成为勇敢追求爱情的阻碍?如何把职场和生活更好地调度?这些在这一季《心动的信号》里,都成了“恋爱”之外更被关照的议题。

以这档节目为缩影,可以看到不仅是大众,包括创作者在内,对于大众审美的多样化呈现有了迫切的需求。节目的表现手法不再忸怩作态、不再烘托虚幻的粉红泡泡,也不再将嘉宾的个人隐私进行炒作,为节目的话题引线。《心动的信号》第二季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样子,有颜值也有态度,有性格也有努力。好的人物和有意思的人物关系,更经得起审视,也更让人向往。

如果一档综艺节目需要让人“感同身受”,那么《心动的信号》第二季做到了。

如何完成圈层扩散?从寻求沟通最大公约数开始

在节目第三期中,女生需要在男生准备的礼物中盲选一个,挑中谁的礼物就和谁完成一次“约会”。

杨凯雯选中了赵琦君的礼物。被网友戏称为“直男”表率的“大师兄”,也展现了内心细腻的一面给杨凯雯选择了完全符合她气质的外套。杨凯雯自己也说: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衣服。甚至连盒子都是精心挑选过的。

在节目的真实互动里,“直男”赵琦君也让人看到更多直男固有标签之外的特点,向观众展示着善良、可爱的一面。

从偶像剧到都市剧的升级,从女性向到全民向的传播,《心动的信号》第二季无疑提供了一种节目打破圈层的新思路:浪漫和悸动,依然能让更偏感性的女性观众所共情;更重要的是,男性用户也能从中学习到更多有实践意义的恋爱经验。比起潮汐涌动的直觉、呼啸而过玄学般的第六感,成年人恋爱的看法有了更多的理性。节目里,观察室的心动侦探们早一步用“心”做出选择、推理和讨论,可以让不同性别、身份和性格的观众,获得同频共振的情感反馈。

谈恋爱没有技巧,但人际沟通有技巧。

就像心动侦探杨丞琳在节目里说,“这个节目如果能促成佳偶,当然是最好,可是如果又能教给大家,要怎么交朋友,怎么开口,怎么行动,我自己觉得这是很棒的地方。” 

《心动的信号》第二季对男性用户的吸引,某种程度打破了以往恋爱题材综艺节目更偏重女性气质的导向,不再是女性用户更喜欢的“甜宠偶像剧”,反而因为它的真实,成就了一出很现实主义的“青春都市剧”。

让“日常沉默”的另一半受众群发声,更说明节目的潜在受众比想象中更丰富。节目努力完成对人物、故事更通俗的表达,通过真实的情境构建给素人更广阔的情感表达空间,无形中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使得节目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们讨论《心动的信号》让更多追综艺节目的男性用户浮出水面,实则讨论的是一档节目应该如何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