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纪实(4)
时间:2019-07-07 21: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超过40部法律的修改。 2018年5月24日,国务院制定印发《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解决了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前机构设立重组、职责调整、管理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中央办公厅对涉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党内法规和相关文件开展专项清理,废止3件、修改35件。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保持干部职工队伍稳定—— 这次机构改革,涉及范围之广、情况之复杂、触及利益关系之深前所未有,但推进之平稳、效果之扎实也前所未有。 改革突出政治引领,层层开展多轮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改革信心,投身改革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精心做好大量政策性、原则性、事务性、具体性工作,密集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协调解决跨部门重点问题,周密做好干部调配,统筹消化安排超配干部;精心做好离退休干部归属交接,给干部职工吃下“定心丸”,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挂牌成立(2018年9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目标导向鲜明 制度优势彰显 一年多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仅完成了合署办公、人员转隶、机构挂牌等“物理重组”,而且通过人员融合、业务融合和职能优化,产生出一系列“化学反应”。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党的全面领导机制更加健全,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彰显。 这次改革,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2018年3月28日,即《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外发布一周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升格为中央深改委员会,这本身就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监察体制改革、雄安新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到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设立科创板、试点药品集中采购……一年多来,中央深改委共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近100个改革文件。 通过这一重要决策平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实践中,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更加彰显。 除中央深改委外,这次机构改革还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委员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等,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了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 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统筹设置党政机构,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交叉,是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考虑。党中央调整了相关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把政府有关机构职能并入党的职能部门或由其统一归口领导,或在党的职能部门加挂牌子、由其承担某个方面行政职责,以发挥好党的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统筹本领域重大工作。 部门挂牌是以新机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标志性动作。牌子挂不挂、怎么挂,党中央作了统一研究和部署,对牌子的样式、字体、材质、悬挂位置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党中央职能部门加挂政府机构牌子也作了规范,要求实质性挂牌。比如,中央组织部加挂国家公务员局牌子,中央宣传部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中央统战部加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等。这样做是为了让人知晓、以便公干,使党的机构更好履行承担的相关行政职责。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