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有机生活前沿媒体(2)
时间:2019-04-25 09: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翔生农场有70多位劳动雇工,多数是本地的农民,土地以每年1200元/亩的租金流转给了翔生,他们除了收租金,也被返聘为劳动者,领取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农民拥有丰富的务农经验,科班出生的大学生常向他们学习种植技术,不过,有机种植方式就需要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灌输。
当时的堆肥区还比较小 我们参观的时候,农场自制的堆肥不够使,还用着部分外购的有机肥料。当下,他们正在修建一个大的堆肥区,逐渐发展到不再使用外购肥料的程度。 翔生学院 有机农场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其中一个原因是社会未将有机种植视作高技术含量的工种,劳动者得不到尊重,成就感匮乏。如今,翔生大地搭了台,以其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布局中国有机教育市场,号召全中国的青年者来唱戏。翔生学院喊出了“为中国孵化从田园到餐桌有机产业链创业人才”的口号,想要为行业培养最尖端的人才。
原生种的油菜花 36门课程,学制3年,学费全免,天上掉馅饼了?否也。第一期,学院仅在全国招收25名学员,虽然招生办已收到来自各地上百封入学申请,但符合要求的却少之又少。“我们看重个人综合素质,会要求申请者写一份创业计划书,考察申请者有无创业想法、是否具备经营头脑、愿意扎根农场……在年龄上我们也有限制,35岁以下,偏重创业方向。我们不追求数量,追求质量。”李利说。 学院方在有机和管理领域与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如国际有机联盟(Ifoam)和北京大学,老师在有机业界也有一定声望。“我们需要两种类型的学生:有创业想法的——未来的农场主;未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未来的有机职业农人。农场本身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在园区选块地做农场主。” 除了免费课程,学院也有创收项目,部分课程对外开放,收短期生付费旁听,这部分营收主要用于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营。 虽然不交学费,但学业并不轻松,而且3年时间不允许退学,大部分人的耐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但也需要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中国大学还没有有机专业的课程设计,有机在整个大农业中都是小众的,只能由我们(企业)来推动。”李利表示。翔生学院的课程结合了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种养技术和运营思路,“不要把有机农场想的这么狭隘(只是种地),它还包括手工艺、慢生活、传统生活各方面呢!” 农场花絮
农场接待处手绘地图
农场的休闲和用餐区
翔生农场的土地偏酸,地下水灌溉
路两边种的香草,有柠檬香茅、鼠尾草、薄荷、迷迭香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浙江温州经受冰雹“洗礼” 市民称冰雹比拳头还大
- 下一篇:蟹道乐(道顿堀本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