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高考方案发布 确定3+1+2模式(2)
时间:2019-04-24 22: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不含缺考及因违纪作弊已被取消该科成绩的人数)。
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举例说明,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该学科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则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原始成绩属B等级。而B等级的转换分区间为85~71,那么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转换分为:
解得, T≈80.33; 四舍五入后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赋分成绩为80(图2)。 转换示意图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 评价这5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五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 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应用,一是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校怎么录取? 高校需设置选考科目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