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品格成就高光時刻(2)
时间:2019-04-22 01: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2018年上海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年的13.3件提高到2018年的50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其框架基礎、重大布局和政策體系等初步確立。 張江科學城的成功,是上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注重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的定位是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我們牢牢認清和把握城市核心功能,朝著這個目標邁進。”應勇說。 這“5個中心”,也可看成是“4+1”。上海原本一直瞄准的是4個中心建設:國際經濟、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航運,新增“科技創新”,形成“5個中心”的核心功能。這一增項,從國務院批復“上海2035”城市總規開始。從此,上海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明確。 “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上海洞悉其妙。浦東開發開放,用金融新政盤活土地要素,得到了“第一桶金”,現在更善於融通全球之“金”,互享天下之利。 資本集聚,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標尺。 全球資管規模前100名的國際資管機構,有43家落戶浦東,其中9家位居世界排名前十,包括貝萊德、先鋒領航、摩根大通等。浦東已成當之無愧的國際資管集聚中心。在華外資銀行總資產近半(49.17%)集聚上海,截至2019年3月末,上海轄內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已達1.62萬億元。 金融中心呼之欲出。全市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1600多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30%。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的排名,上海從10年前的第三十五位上升至第五位。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去年突破1600萬億元,“上海金”“上海油”等上海價格影響全球。2018年3月,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挂牌交易,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原油期貨市場,至今年4月8日,成交金額17.7萬億元。 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時不我待,上海奮力加速。 貿易中心可圈可點。2018年,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萬億美元,佔全國27.9%、全球3.4%,居世界城市首位。 航運中心當之無愧。上海港國際標准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000萬標准箱,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貨郵吞吐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三,航空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居世界第四。 妙 招 善用天下之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華燈初上,陸家嘴金融城環形天橋分外迷人,像一條彩鏈串起上海三幢高樓的天際線,成為上海的一大標志。提出建設陸家嘴金融城以及這一天橋妙想的,是國際企業家。 “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成員單位主要為世界500強企業領導人。針對上海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會診”,至今已30年,累計向上海市政府提交了超過1000篇咨詢報告,包括建設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蘇州河治理、上海世博會、洋山港、自貿區、進博會等重大課題,也涉及救命藥、城市治堵等民生痛點。最近幾年,咨詢會報告更凸顯對“全球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這是我最喜歡參加的會,你的意見往往很快變成現實”,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博士說。2017年第二十九屆咨詢會,他建議將生物醫學產業作為創新支柱產業之一,很快得到採納。 今年4月2日,浦東新增4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總面積達10平方公裡。預計到2021年,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金融業、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成色十足,現代服務業產值佔上海GDP的70%,達到發達國家水准。外資企業更以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 高質量發展,要善用天下之“金”,也要善用天下之才,借重高水平“外腦”。 2018年10月底,2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多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世界著名學術獎項得主,齊聚東海之濱滴水湖畔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討論光子科學與產業、生命科學與產業、創新藥研發和轉化醫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重大課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