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志愿,谁做主(2)
时间:2019-04-19 02: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不能好高骛远。一般而言,高分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学校和专业,而低分的选择面会小一些,但如果策略得当,低分也可能上好学校和好专业,比如利用地区差异实施错位选择。在这里要避开两个陷阱,即高分陷阱和低分陷阱。高分陷阱即过分拔高自己,最后却没有被录取,从而失去自己中意的学校或专业;低分陷阱则是指轻信低分录取甚至无门槛录取而被坑骗。”陈超告诉记者。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大学排行榜,这也成为考生、家长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对此,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特别强调,看排名,但不惟排名,更不要在乎一两个名次的差别。“每一个排行因其衡量的指标体系不一样,排名也会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排名,因为尺子权重的调整,排名也会发生大幅变化。” 3.加强生涯规划教育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事实上,报志愿让考生、家长如此“犯愁”,透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欠缺。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蔡红建仍清晰记得,去年,他在参加某省一级重点中学招生咨询会时,与一位本校高考成绩第三名学生的对话—— “打算报考哪个学校”“想学什么专业”“今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面对蔡红建一连串的提问,这位学生的回答均为“不知道”。 “可以说,这个现象不是个案,很多中学生都存在这种问题。”蔡红建感慨道,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志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状态和毕业时的就业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说选专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 “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应该给学生进行的重要教育,但不少高中,只关心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在熊丙奇看来,让其真正落地,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当学生不能在学校内获得指导时,就会寻求校外机构的指导。由于缺乏对基本政策的了解,也不懂该如何进行升学规划,家长就会被一些错误信息误导。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就要结合高考升学目标选择学科,同时,高中实行选课走班,也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那么,在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基础上,我们还应将哪些因素融入志愿填报? “当然,应该加入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考量。作为社会个体,个人发展很难与国家、社会发展脱离开来。”陈超说,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蕴含着新的发展机会和潜力,因此,学生志愿填报时可以在适度规划的基础上,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尤其在选专业时,一定不要跟风追逐热点,更不要捕风捉影。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他表示,当今社会的加速发展,让专业、职业、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考分、院校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那些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专业。 在报志愿过程中融入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思想,同样很重要。 蔡红建举例说,桥梁专家茅以升正是在小时候,看到本村河上的小桥垮塌,立志要修最好的桥,才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马克思在十七岁中学毕业时,经过对自己人生、未来的深入思考、规划和设计,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4.学校优先 不必为专业纠结 填报志愿,还有哪些策略和技巧? “多参与、多比较、多付出是基础。”陈超说,受生源压力和院校竞争压力的影响,高校普遍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到招生宣传工作中,定期会派出工作组赴各地进行招生宣传,考生和家长要多注意这方面信息,提前向招生组老师了解相关高校及专业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到相关高校实地了解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