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纪实(3)
时间:2019-04-16 23: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与澄江生物群相比,清江生物群生活于远离海岸的较深水环境,代表了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全新生物群落。“这一点从其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属种可以证实。因此,清江生物群后续的大规模发掘,将为发现和探索新的躯体构型和新的动物门类提供第一手材料。”张兴亮说。 更令中国科学家感到“幸运”的是:目前全球两个保真度最高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布尔吉斯和澄江,在埋藏之后分别经历了高温变质、风化作用等严重的地质改造,其样本已无法用于深入开展埋藏学研究。而在清江生物群发现的软躯体化石,奇迹般地以原生碳质薄膜形式保存了原始的有机质。 因此,不仅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清江生物群的发现,对于进化生物学、系统发生学以及埋藏学、古生态学、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也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 “清江生物群将为开展埋藏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进而开展深入的古环境研究提供理想素材。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动物软体结构特殊埋藏机制问题,或将在清江生物群得到破解。”张兴亮说。 可以期待,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推进,中国的清江生物群会带给我们更多:生发更多的问题,破解更多的奥秘……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学生在查找“清江生物群”化石(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学生用显微镜对“清江生物群”中的化石进行观察研究(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学生用显微镜对“清江生物群”中的化石进行观察研究(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清江生物群”中发现的新物种化石。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清江生物群”中发现的新物种化石。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清江生物群”中发现的叶足动物化石。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清江生物群”中发现的林乔利虫化石。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清江生物群”中发现的水母化石。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寒武纪水下古生物复原图。新华社发(西北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admin) |








